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7S-(7S,8S,12S))-8,12-Dihydrocolchicine 8,12-endo-peroxide | 190837-78-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7S-(7S,8S,12S))-8,12-Dihydrocolchicine 8,12-endo-peroxide
英文别名
N-[(1S,11S,13S)-4,5,6,15-tetramethoxy-14-oxo-17,18-dioxatetracyclo[11.3.2.02,12.03,8]octadeca-2(12),3,5,7,15-pentaen-11-yl]acetamide
(-)-(7S-(7S,8S,12S))-8,12-Dihydrocolchicine 8,12-endo-peroxide化学式
CAS
190837-78-6
化学式
C22H25NO8
mdl
——
分子量
431.442
InChiKey
JRDSHISMAAAZJK-BYVOGVQK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653.7±55.0 °C(Predicted)
  • 密度:
    1.35±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1
  • 重原子数:
    31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5
  • 拓扑面积:
    102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8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NCME系列的新型B环修饰的allocolchicinoids:设计,合成,抗微管活性和细胞毒性。
    摘要:
    合成了两个新的模拟(-)-N-乙酰胆碱O-甲基醚(2,NCME)结构的新的allocolchicinoids系列,并评估了它们抑制微管蛋白装配的能力。在人MCF-7乳腺癌细胞系上体外评估了由此产生的可能的抗肿瘤特性。第一组NCME衍生物是通过将七元B环延伸至新颖的半合成变异,并使用含氮的八元B环,例如类似于人工有效的替加那星氮杂类似物3而形成的。第二个系列是通过用杂环系统进行环修饰对NCME(2)的七元B环进行修饰。外消旋酮7a是参与所有目标NCME变体9-13和15合成的关键前体 通过相应的E-肟8的贝克曼重排,将16容易地转变成八元B-环内酰胺9和10。通过叠氮三甲基硅烷介导的施密特重排制备四唑环化的同源物11。用Bredereck试剂处理离析物7a会产生烯胺酮14,该烯胺酮很容易转化为吡唑或嘧啶环化的拟鬼臼类固醇15和16。值得注意的是,所有带有偶氮霉素B环的拟鬼臼类固醇9-13都会
    DOI:
    10.1016/s0968-0896(02)00639-9
  • 作为产物:
    描述:
    秋水仙碱氧气 、 hematoporphyrin 作用下, 以 氯仿 为溶剂, 以80%的产率得到(-)-(7S-(7S,8S,12S))-8,12-Dihydrocolchicine 8,12-endo-peroxide
    参考文献:
    名称:
    NCME系列的新型B环修饰的allocolchicinoids:设计,合成,抗微管活性和细胞毒性。
    摘要:
    合成了两个新的模拟(-)-N-乙酰胆碱O-甲基醚(2,NCME)结构的新的allocolchicinoids系列,并评估了它们抑制微管蛋白装配的能力。在人MCF-7乳腺癌细胞系上体外评估了由此产生的可能的抗肿瘤特性。第一组NCME衍生物是通过将七元B环延伸至新颖的半合成变异,并使用含氮的八元B环,例如类似于人工有效的替加那星氮杂类似物3而形成的。第二个系列是通过用杂环系统进行环修饰对NCME(2)的七元B环进行修饰。外消旋酮7a是参与所有目标NCME变体9-13和15合成的关键前体 通过相应的E-肟8的贝克曼重排,将16容易地转变成八元B-环内酰胺9和10。通过叠氮三甲基硅烷介导的施密特重排制备四唑环化的同源物11。用Bredereck试剂处理离析物7a会产生烯胺酮14,该烯胺酮很容易转化为吡唑或嘧啶环化的拟鬼臼类固醇15和16。值得注意的是,所有带有偶氮霉素B环的拟鬼臼类固醇9-13都会
    DOI:
    10.1016/s0968-0896(02)00639-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ihydrocolchicine 8,12-Endoperoxide: A Novel Starting Material for Convenient Syntheses of the AllocolchicinoidsN-AcetylcolchinolO-Methyl Ether and Androbiphenyline
    作者:René Brecht、Frank Haenel、Gunther Seitz
    DOI:10.1002/jlac.199719971115
    日期:1997.11
    dihydrocolchicine-8,12-endoperoxide 2 is used as the starting material for the synthesis of some bioactive allocolchicinoids. Depending on the reaction conditions and reagents employed, different modifications of the C ring of colchicine (1) are achieved. Triphenylphosphane deoxygenation of 2 leads to the well known N-acetylcolchinol O-methyl ether (NCME, 6, 40% yield from 1). Treatment of the endoperoxide
    光学纯的二氢秋水仙碱-8,12-内过氧化物2被用作合成某些生物活性二十碳五烯类古霉素的起始原料。根据反应条件和所使用的试剂,秋水仙碱(1)的C环得到不同的修饰。三苯基磷烷的脱氧2条通向公知Ñ -acetylcolchinol ø -甲基醚(NCME,6从产率,40%1)。用CH 3 OH / CH 2 Cl 2 /硅胶处理内过氧化物2可以得到植物生物碱和robiphenyline(11),其收率为60%。1。三乙胺催化的2转化转化为(-)-秋水仙碱-8,12-二酮(12)(17%转化率),以及相互转化的四环半缩酮8a和8b的混合物。对于同种异体类秋水仙碱的形成,建议了6和11可能的反应途径。与文献中发现的相反,天然(-)-秋水仙碱(1)以及同系同源物6和11的绝对构型的分配应为(M,7 S)或(a R,7 S)而不是(a S,7 S)。
  • Novel B-ring modified allocolchicinoids of the NCME series: design, synthesis, antimicrotubule activity and cytotoxicity
    作者:Silke Bergemann、René Brecht、Frank Büttner、Daniel Guénard、Ronald Gust、Gunther Seitz、Milton T. Stubbs、Sylviane Thoret
    DOI:10.1016/s0968-0896(02)00639-9
    日期:2003.4
    In the second series the seven-membered B-ring of NCME (2) was modified by annulation with a heterocyclic ring system. The racemic ketone 7a serving as key precursor involved in the syntheses of all the target NCME variants 9-13 and 15, 16 was easily transformed into the eight-membered B-ring lactams 9 and 10 via a Beckmann rearrangement of the corresponding E-oxime 8. The tetrazole annulated congener
    合成了两个新的模拟(-)-N-乙酰胆碱O-甲基醚(2,NCME)结构的新的allocolchicinoids系列,并评估了它们抑制微管蛋白装配的能力。在人MCF-7乳腺癌细胞系上体外评估了由此产生的可能的抗肿瘤特性。第一组NCME衍生物是通过将七元B环延伸至新颖的半合成变异,并使用含氮的八元B环,例如类似于人工有效的替加那星氮杂类似物3而形成的。第二个系列是通过用杂环系统进行环修饰对NCME(2)的七元B环进行修饰。外消旋酮7a是参与所有目标NCME变体9-13和15合成的关键前体 通过相应的E-肟8的贝克曼重排,将16容易地转变成八元B-环内酰胺9和10。通过叠氮三甲基硅烷介导的施密特重排制备四唑环化的同源物11。用Bredereck试剂处理离析物7a会产生烯胺酮14,该烯胺酮很容易转化为吡唑或嘧啶环化的拟鬼臼类固醇15和16。值得注意的是,所有带有偶氮霉素B环的拟鬼臼类固醇9-13都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