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 332035-52-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
英文别名
——
化学式
CAS
332035-52-6
化学式
C12H9CoN6S3
mdl
——
分子量
392.435
InChiKey
QLTFEKVAXYEFLA-UHFFFAOYSA-K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含嘧啶-2-硫酸盐及其衍生物的均配钴(III)配合物的合成和立体化学
    摘要:
    Co(CH3CO2)2·4H2O 与嘧啶-2-硫酮 (Hpymt) 或其八种衍生物(摩尔比 = 1:2.8-3.0)在甲醇中的室温反应在空气中进行。发现 pymt 骨架中 4 位的取代基控制着产物。具有烷基或氨基作为 4-取代基的 pymt 及其衍生物以良好的产率得到三型钴 (III) 配合物 mer-[Co(NS)3]。另一方面,具有氧或硫原子作为 4-取代基的 2-硫尿嘧啶衍生物仅产生双型钴 (II) 配合物 [Co(NS)2]。这种不同的配体行为涉及嘧啶环的不同电子结构。mer-[Co(4-methyl-pymt)3] 中存在三种连接异构体,已通过 59Co NMR 光谱证实,
    DOI:
    10.1246/bcsj.67.300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ergy of redox-activity and hemilability in thioamidato cobalt(<scp>iii</scp>) complexes for the chemoselective reduction of nitroarenes to anilines: catalytic and mechanistic investigation
    作者:Dimitra K. Gioftsidou、Michael G. Kallitsakis、Konstantina Kavaratzi、Antonios G. Hatzidimitriou、Michael A. Terzidis、Ioannis N. Lykakis、Panagiotis A. Angaridis
    DOI:10.1039/d3dt02923a
    日期:——
    successfully catalyze the transformation of nitroarenes to anilines by methylhydrazine. The catalytic reaction can be accomplished for a range of electronically and sterically diverse nitroarenes, using mild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and low catalyst loadings, resulting in the corresponding anilines in high yields, with high chemoselectivity, and no side-products. Electronic and steric properties of
    硝基化合物还原为胺是精细和大宗化学工业中最常用且最具挑战性的催化过程之一。在此,我们提出了两个系列的单核均配和杂配 Co( III ) 配合物,即[Co(L N S) 3 ] 和 [Co(L N S) 2 L 1 L 2 ] x + ,分别 ( x = 0或1,L N S = 嘧啶-或吡啶-代酰胺基,L 1 /L 2 = 代酰胺基、膦或吡啶),成功催化甲将硝基芳烃转化为苯胺。使用温和的实验条件和低催化剂负载量,可以对一系列电子和空间不同的硝基芳烃完成催化反应,以高产率产生相应的苯胺,具有高化学选择性,且无副产物。配体的电子和空间性质在各自配合物的催化功效中起着关键作用。特别是,带有高半稳定性/不稳定性配体并能够稳定较低属氧化态的配合物表现出最高的催化活性。 机理研究表明 Co( III ) 配合物参与两个平行反应途径:(a) 配位诱导的甲基活化和 (b) 通过形成 Co( I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