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5-dimethyl-N-(m-tolyl)aniline | 108715-54-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5-dimethyl-N-(m-tolyl)aniline
英文别名
3,5-dimethyl-N-(3-methylphenyl)aniline
3,5-dimethyl-N-(m-tolyl)aniline化学式
CAS
108715-54-4
化学式
C15H17N
mdl
——
分子量
211.307
InChiKey
PFSPOACERMWDSB-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159-162 °C(Press: 3 Torr)
  • 密度:
    1.034±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6
  • 重原子数:
    16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
  • 拓扑面积:
    12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1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5-dimethyl-N-(m-tolyl)anilinetris-(dibenzylideneacetone)dipalladium(0) 、 palladium diacetate 、 4,5-双二苯基膦-9,9-二甲基氧杂蒽sodium t-butanolate 、 tri tert-butylphosphoniumtetrafluoroborat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甲苯 为溶剂, 反应 36.0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含有9,9-芳基吖啶的有机硼稠环化合物和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9,9‑芳基吖啶的有机硼稠环化合物和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属于发光材料技术领域。所述含有9,9‑芳基吖啶的有机硼稠环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结构。一方面,利用芳环吖啶立体位阻作用或螺环吖啶平面正交结构抑制聚集,避免激子淬灭;另一方面,利用硼原子与杂原子间的共振效应实现HOMO和LUMO的分离,实现较小的ΔEST和TADF效应,从而实现高发光效率。并且,通过改变本发明所述化合物中芳基或杂芳基,实现对延迟荧光寿命和发光颜色进一步调节。将所述化合物作为有机发光层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最大外量子效率可达37%,半峰宽<35nm,获得了高效率、高色纯度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imgabs0#
    公开号:
    CN117567490A
  • 作为产物:
    描述:
    3-溴甲基苯1-氨基-3,5-二甲苯2-双环己基膦-2',6'-二甲氧基联苯 、 bis(dibenzylideneacetone)-palladium(0)sodium t-butanolate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12.0h, 以99%的产率得到3,5-dimethyl-N-(m-tolyl)aniline
    参考文献:
    名称:
    多环芳香族化合物及含有其的材料、有机电场发光元件、显示装置及照明装置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环芳香族化合物及含有其的材料、有机电场发光元件、显示装置及照明装置。本发明涉及一种下述式(1)所表示的多环芳香族化合物。通过本发明而可提供有效用作用于有机电场发光元件等有机器件的材料的新颖化合物。式中,A环及C环为具有卤素等取代基的芳基环等,B环及D环为芳基环等,这些环中的至少一个氢可经取代,X1、X2、X3及X4为>O、>N‑R等,所述>N‑R的R为可经取代的芳基等,且可通过连结基或单键而与所述A环、B环、C环和/或D环键结,R1及R2为氢等。
    公开号:
    CN112645967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含有萘环的硼杂或磷杂稠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发光器件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公开号:CN114181239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环的杂或杂稠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发光器件,属于有机发光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稠环化合物具有式(I)~式(IV)任意一种所示结构。本发明提供的含有环的杂或杂稠环化合物,一方面可利用环的刚性骨架结构降低激发态结构弛豫程度,从而实现较窄的半峰宽;另一方面还利用原子或原子与杂原子之间的共振效应实现HOMO和LUMO的分离,从而实现较小的ΔEST和TADF效应,从而实现高的发光效率。同时,通过改变稠环化合物中含有的芳环或杂芳环的种类,还能够实现对延迟荧光寿命和半峰宽的进一步调节。
  • 一种硼杂或磷杂稠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公开号:CN114195809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本发明涉及一种杂或杂稠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有机发光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稠环化合物具有式(I)~式(IV)任意一种所示结构。本发明提供的杂或杂稠环化合物,一方面可利用稠环化合物的刚性骨架结构降低激发态结构弛豫程度,从而实现较窄的半峰宽;另一方面还利用原子或原子与杂原子之间的共振效应实现HOMO和LUMO的分离,从而实现较小的ΔEST和TADF效应,从而实现高的发光效率。同时,通过改变稠环化合物中含有的芳环或杂芳环的种类,还能够实现对延迟荧光寿命和半峰宽的进一步调节。
  • 含有联萘环的硼杂或磷杂稠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发光器件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公开号:CN114195808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联环的杂或杂稠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发光器件,属于有机发光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稠环化合物,具有式(I)~(II)任意一种所示结构。本发明提供的含有联环的杂或杂稠环化合物,一方面可利用联环的刚性骨架结构降低激发态结构弛豫程度,从而实现较窄的半峰宽;另一方面还利用原子或原子与杂原子之间的共振效应实现HOMO和LUMO的分离,从而实现较小的ΔEST和TADF效应,从而实现高的发光效率。同时,通过改变稠环化合物中含有的芳环或杂芳环的种类,还能够实现对延迟荧光寿命和半峰宽的进一步调节。
  • “Core–Shell” Wave Function Modulation in Organic Narrowband Emitters
    作者:Masahiro Hayakawa、Xun Tang、Yuta Ueda、Hayato Eguchi、Masakazu Kondo、Susumu Oda、Xiao-Chun Fan、Gerardus N. Iswara Lestanto、Chihaya Adachi、Takuji Hatakeyama
    DOI:10.1021/jacs.4c02598
    日期:2024.7.10
    short-range atomic interactions has been shown to induce extremely narrow spectral widths in pure organic emitters. However, achieving wide-range color tuning without compromising color purity remains a persistent challenge for MR emitters. Herein, the concept of electronic donor/acceptor “core–shell” modulation is proposed within a boron/nitrogen (B/N) MR skeleton, enabling the rational utilization
    具有极窄谱带和耐用性的高效红-绿-蓝初级发光对于先进显示应用至关重要。最近,短程原子相互作用产生的多重共振(MR)已被证明可以在纯有机发射体中产生极窄的光谱宽度。然而,在不影响色纯度的情况下实现宽范围的颜色调节仍然是 MR 发射器面临的一个持续挑战。在此,在/氮(B/N)MR骨架内提出了电子供体/受体“核-壳”调制的概念,从而能够合理利用分子内电荷转移以促进波长移动。位于分子中心的致密B原子有效地压缩了电子密度并稳定了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波函数。这个吸电子核心嵌入了外围的供电子原子。因此,将单个 B 原子掺杂到深蓝色 MR 框架中会导致红移从 447 nm 到 624 nm (∼0.8 eV),同时在这种纯红色发射体中保持 0.10 eV 的窄光谱宽度。值得注意的是,热激活延迟荧光分子辅助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实现了极好的电致发光稳定性,在1000 cd m –2的初始亮度下,LT 99 (初始亮度的99%)超过400
  • Hebky,J. et al., Collection of Czechoslovak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1961, vol. 26, p. 1559 - 1567
    作者:Hebky,J. et al.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