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受立体束缚的吡咯 KPyrtBu2(1-K,PyrtBu2 = 2,5-(Me3C)2C4H2N)与 PCl3、(iPr)2PCl 和 Ph2PCl 完全在 C3 位发生反应,生成一系列膦取代的吡咯 HPyrtBu2R(R = PCl2 (2-H)、(iPr)2P (4-H) 和 Ph2P (5-H))。吡咯 2-H 可进一步与 MeLi(3 个等量物)官能化,生成 LiPyrtBu2PMe2(3-Li)。研究人员探索了这些膦取代吡咯的配位化学性质,并通过各种光谱技术和某些情况下的单晶 X 射线衍射技术对所得到的配合物进行了表征。中性吡咯 4-H 和 5-H 与[Mo(CO)6]完全反应,分别形成δP 配位配合物 4-HâMo(CO)5 和 5-HâMo(CO)5。这些配合物的红外光谱显示,C3 取代几乎没有改变膦分子的Ï-受体特性。当吡咯烷 4-K 和 5-K 与[Mn(CO)5Br]反应后,分别得到 4-Mn(CO)3 和 5-Mn(CO)3,从而实现了δ-5 配位。在 PPh2 取代(5-Mn(CO)3)稳定 MnâCO 键时,这些三足钢琴凳配合物中 HOMO 的能量会降低,而在 P(iPr)2 取代(4-Mn(CO)3)时则会出现相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