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Tetrahydro[2H]pyran-2-yloxy)-3-methyl-2-butenenitrile | 13931-35-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Tetrahydro[2H]pyran-2-yloxy)-3-methyl-2-butenenitrile
英文别名
(E)-3-methyl-4-(oxan-2-yloxy)but-2-enenitrile
4-(Tetrahydro[2H]pyran-2-yloxy)-3-methyl-2-butenenitrile化学式
CAS
13931-35-6
化学式
C10H15NO2
mdl
——
分子量
181.235
InChiKey
IIFBEYAMUDOUKE-WEVVVXLN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0
  • 重原子数:
    13.0
  • 可旋转键数:
    3.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
  • 拓扑面积:
    42.25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3.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Regulators of cell division in plant tissues. VII. The synthesis of zeatin and related 6-substituted purines
    摘要:
    6-(4-羟基-3-甲基丁-反式-2-烯氨基)嘌呤 (一种从玉米中分离出来的细胞分裂素--玉米素(zeatin)是通过一种新方法合成的。β-甲基巴豆腈与 N-溴代丁二酰亚胺进行溴化反应 生成γ-溴-β-甲基巴豆腈、 由此制备出反式-γ-乙酰氧基-β-甲基巴豆腈。 制得。由这种乙酸酯衍生的醇被转化为 反式-β-甲基-γ-(四氢吡喃-2-氧基)巴豆腈。还原和酸水解得到 4-amino-2- methylbut-trans-2-en-1-ol 与 6-氯嘌呤发生反应。 与 6-氯嘌呤反应生成玉米素。制备出了几种γ-烷氧基-β-甲基巴豆硝酸酯,并用氯化铝-硫酸铝还原了它们。 氯化铝-氢化铝锂还原成相应的不饱和胺。 胺。在这些还原反应中也会形成饱和腈。制备的胺 胺与 6-氯嘌呤缩合,生成一系列 O-烷基玉米素。 此外,还合成了其他一些玉米素类似物。两种 在碘的存在下,硼氢化钠将两个 6-甲氧基烷基氨基嘌呤裂解为 6-羟基嘌呤。 在碘存在下,两种 6-甲氧基烷基氨基嘌呤被硼氢化钠裂解为 6-羟基烷基氨基嘌呤。
    DOI:
    10.1071/ch9690205
  • 作为产物:
    描述:
    3,4-二氢-2H-吡喃(2E)-4-hydroxy-3-methylbut-2-enenitrile对甲苯磺酸 作用下, 反应 0.5h, 以93%的产率得到4-(Tetrahydro[2H]pyran-2-yloxy)-3-methyl-2-butenenitrile
    参考文献:
    名称:
    OPTIMIZED SYNTHESIS OF SOMEγ,γ-DISUBSTITUTED ALLYLAMINES
    摘要:
    DOI:
    10.1080/0030494970935523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同类化合物

(3S,4R)-3-氟四氢-2H-吡喃-4-胺 鲁比前列素中间体 顺式-3-溴<2-(2)H>四氢吡喃 顺-4-氨基四氢吡喃-3-醇 顺-4-(四氢吡喃-2-氧)-2-丁烯-1-醇 顺-3-Boc-氨基-四氢吡喃-4-羧酸 锡烷,三丁基[3-[(四氢-2H-吡喃-2-基)氧代]-1-炔丙基]- 螺[金刚烷-2,2'-四氢吡喃]-4'-醇 蒿甲醚四氢呋喃乙酸酯 蒜味伞醇B 蒜味伞醇A 茉莉吡喃 苯基2,4-二氯-5-氨磺酰苯磺酸酯 苄基2,3-二-O-乙酰基-4-脱氧-4-C-硝基亚甲基-β-D-阿拉伯吡喃果糖苷 膜质菊内酯 红没药醇氧化物A 红没药醇氧化物 科立内酯 硅烷,(1,1-二甲基乙基)二甲基[[4-[(四氢-2H-吡喃-2-基)氧代]-5-壬炔基]氧代]- 甲磺酸酯-四聚乙二醇-四氢吡喃醚 甲基[(噁烷-3-基)甲基]胺 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烷-2-羧酸酯 甲基4-脱氧吡喃己糖苷 甲基3-脱氧-3-硝基-beta-L-核吡喃糖苷 甲基2,4,6-三脱氧-2,4-二-C-甲基吡喃葡己糖苷 甲基1,2-环戊烯环氧物 甲基-[2-吡咯烷-1-基-1-(四氢-吡喃-4-基)-乙基]-胺 甲基-(四氢吡喃-4-甲基)胺 甲基-(四氢吡喃-2-甲基)胺盐酸盐 甲基-(四氢吡喃-2-甲基)胺 甲基-(四氢-吡喃-3-基-胺 甲基-(四氢-吡喃-3-基)-胺盐酸盐 甲基-(4-吡咯烷-1-甲基四氢吡喃-4-基)-胺 甲基(5R)-3,4-二脱氧-4-氟-5-甲基-alpha-D-赤式-吡喃戊糖苷 环氧乙烷-2-醇乙酸酯 环己酮,6-[(丁基硫代)亚甲基]-2,2-二甲基-3-[(四氢-2H-吡喃-2-基)氧代]-,(3S)- 环丙基-(四氢-吡喃-4-基)-胺 玫瑰醚 独一味素B 溴-六聚乙二醇-四氢吡喃醚 氯菊素 氯丹环氧化物 氨甲酸,[[(四氢-2H-吡喃-2-基)氧代]甲基]-,乙基酯 氨甲酸,[(4-氨基四氢-2H-吡喃-4-基)甲基]-,1,1-二甲基乙基酯(9CI) 氧杂-3-碳酰肼 氧化氯丹 正-(四氢-4-苯基-2h-吡喃-4-基)乙酰胺 次甲霉素 A 桉叶油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