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6-methyl-5-nitroquinazolin-4(3H)-one | 73907-91-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6-methyl-5-nitroquinazolin-4(3H)-one
英文别名
6-methyl-5-nitroquinazolin-4-one;6-Methyl-5-nitro-quinazoline-4-one;6-methyl-5-nitro-3H-quinazolin-4-one
6-methyl-5-nitroquinazolin-4(3H)-one化学式
CAS
73907-91-2
化学式
C9H7N3O3
mdl
——
分子量
205.173
InChiKey
FBOHJOZYLRYBRG-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9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1
  • 拓扑面积:
    87.3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6-methyl-5-nitroquinazolin-4(3H)-one 在 palladium on activated charcoal 氧气一水合肼 、 sodium nitrite 作用下, 以 乙醇溶剂黄146 为溶剂, 反应 75.0h, 生成 prox-benzoisoalloxanthine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sis of proxl-benzoisoallopurinol
    摘要:
    DOI:
    10.1021/jo01303a027
  • 作为产物:
    描述:
    4-羟基-6-甲基喹唑啉硫酸硝酸 作用下, 以35.0 g (67%)的产率得到6-methyl-5-nitroquinazolin-4(3H)-one
    参考文献:
    名称:
    Quinazoline derivatives
    摘要:
    化合物的新型喹唑啉衍生物公式(1)## STR1 ##其中环C是一个吡唑环,在其中的两个邻位位置与环A不融合,与环B融合。新型公式(1)化合物或吡唑并喹唑啉酮与已知药物丙戊酸,结构上相关,可用于痛风治疗,预计将替代或补充丙戊酸的治疗用途。建议为新型公式(1)化合物命名为苯丙戊酸。公式(1)包括相互融合的环A,B和C的角和线性结构。公开了两种生产新型公式(1)化合物的方法。第一种方法从包括相互融合的环B和C的吲哚唑结构开始,环A在吲哚唑基团上形成。第二种方法从包括相互融合的环A和B的喹唑啉结构开始,吡唑环C在喹唑啉结构的苯基团(环B)上形成。任一方法可能导致角或线性苯丙戊酸,具体取决于引入用于形成补充环的起始结构的取代基。
    公开号:
    US04223143A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Benzologs of allopurinol: Synthesis of pyrazolo [4,3-g] and [3,4-f] quinazolinones
    作者:Eckehard Cuny、F.W. Lichtenthaler、Alfred Moser
    DOI:10.1016/s0040-4039(00)77398-9
    日期:1980.1
  • Lichtenthaler, Frieder W.; Cuny, Eckehard, Heterocycles, 1981, vol. 15, # 2, p. 1053 - 1059
    作者:Lichtenthaler, Frieder W.、Cuny, Eckehard
    DOI:——
    日期:——
  • CUNY E.; LICHTENTHALER F. W.; MOSER A., TETRAHEDRON LETT., 1980, 21, NO 32, 3029-3032
    作者:CUNY E.、 LICHTENTHALER F. W.、 MOSER A.
    DOI:——
    日期:——
  • LICHTENTHALER F. W.; CUNY E., HETEROCYCLES, 1981, 15, NO 2, SPEC. ISSUE, 1981, 15, NO 2, 1053-1059
    作者:LICHTENTHALER F. W.、 CUNY E.
    DOI:——
    日期:——
  • US4223143A
    申请人:——
    公开号:US4223143A
    公开(公告)日:1980-09-16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