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bromo-3-isothiocyanatoprop-1-ene | 101670-63-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bromo-3-isothiocyanatoprop-1-ene
英文别名
2-bromo-3-isothiocyanato-propene;2-bromo-allyl isothiocyanate;2-Brom-allylisothiocyanat;(2-Brom-allyl)-senfoel;(β-Brom-allyl)-isothiocyanat;(β-Brom-allyl)-senfoel;2-Bromoallyl isothiocyanate
2-bromo-3-isothiocyanatoprop-1-ene化学式
CAS
101670-63-7
化学式
C4H4BrNS
mdl
——
分子量
178.052
InChiKey
OVLGERKAQNKJRX-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77.5-79.5 °C(Press: 10 Torr)
  • 密度:
    1.46±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9
  • 重原子数:
    7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5
  • 拓扑面积:
    44.4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SDS

SDS:e2cc11dbc6841b4f23196313be2c1c45
查看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bromo-3-isothiocyanatoprop-1-ene 作用下, 生成 (2-bromo-allyl)-thiourea
    参考文献:
    名称:
    Henry, Chemische Berichte, 1872, vol. 5, p. 188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2-溴丙-2-烯-1-基氰硫基酸酯 以68%的产率得到2-bromo-3-isothiocyanatoprop-1-ene
    参考文献:
    名称:
    稳定但嵌合的抗芳香族1 H-叠氮基?进行三重调查
    摘要:
    上可分离的1的合成三种不同的报告ħ -azirines 6,15,和21被重新研究。现在已经以几乎相同的产率分离了异构体噻唑衍生物7,而不是所要求的杂环产物6。在声称的双环1 H-叠氮基15的情况下,校正后的结构包括18的异构体3-氨基马来酰亚胺部分。建议了一种解释该物质形成的机制。抗芳香化合物21的分离也必须被拒绝。因此,1 H-叠氮基保持其分类为非常难以捉摸的高能中间体。
    DOI:
    10.1016/j.tetlet.2013.08.12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v.Braun; Kuehn; Weismantel, Justus Liebigs Annalen der Chemie, 1926, vol. 449, p. 264
    作者:v.Braun、Kuehn、Weismantel
    DOI:——
    日期:——
  • Schmidt; Striewsky; Hitzler, Justus Liebigs Annalen der Chemie, 1948, vol. 560, p. 224
    作者:Schmidt、Striewsky、Hitzler
    DOI:——
    日期:——
  • Thiopegan derivatives—XVI
    作者:H.S. Sachdev、K.S. Dhami、M.S. Atwal
    DOI:10.1016/s0040-4020(01)92180-5
    日期:1961.1
  • Stable but chimeric antiaromatic 1H-azirines? A threefold reinvestigation
    作者:Klaus Banert、Sandra Bochmann、Manfred Hagedorn、Frank Richter
    DOI:10.1016/j.tetlet.2013.08.122
    日期:2013.11
    Three different reports on the syntheses of isolable 1H-azirines 6, 15, and 21 were reinvestigated. Instead of the claimed heterocyclic product 6, the isomeric thiazole derivative 7 has been isolated now with nearly identical yield. In the case of the asserted bicyclic 1H-azirine 15, the corrected structure includes the isomeric 3-aminomaleimide moiety of 18. A mechanism to explain the formation of
    上可分离的1的合成三种不同的报告ħ -azirines 6,15,和21被重新研究。现在已经以几乎相同的产率分离了异构体噻唑衍生物7,而不是所要求的杂环产物6。在声称的双环1 H-叠氮基15的情况下,校正后的结构包括18的异构体3-氨基马来酰亚胺部分。建议了一种解释该物质形成的机制。抗芳香化合物21的分离也必须被拒绝。因此,1 H-叠氮基保持其分类为非常难以捉摸的高能中间体。
  • Henry, Chemische Berichte, 1872, vol. 5, p. 188
    作者:Henry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