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5-difluoro-2,6-diphenylpyridine | 1404064-29-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5-difluoro-2,6-diphenylpyridine
英文别名
——
3,5-difluoro-2,6-diphenylpyridine化学式
CAS
1404064-29-4
化学式
C17H11F2N
mdl
——
分子量
267.278
InChiKey
ACHNICXHXFTBFR-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69
  • 重原子数:
    20.0
  • 可旋转键数:
    2.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12.89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1.0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2,3,5,6-四氟吡啶苯硼酸 在 trans-[Ni(F)(2-C5NHF3){k1-(P)-(iPr2PCH2CH2OMe)2}] 、 cae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氘代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3.0h, 以99%的产率得到3,5-difluoro-2,6-diphenylpyridine
    参考文献:
    名称:
    镍氟络合物作为催化交叉偶联反应的中间体
    摘要:
    在i Pr 2 PCH 2 CH 2 OMe存在下,五氟吡啶或2,3,5,6-四氟吡啶在[Ni(COD)2 ](COD = 1,5-环辛二烯)上的CF活化导致形成镍(II)氟双膦配合物的反式- [镍(F)(2-C 5 NF 4){κ 1 - (P) - (我镨2 P CH 2 CH 2 OME)2 }](1),反式- [镍(F)(4-C 5 NF 4){κ 1 - (P) - (我镨2 P CH 2 CH 2 OME)2 }](2)和反式- [镍(F)(2-C 5 NHF 3){κ 1 - (P) - (我镨2 P CH 2 CH 2 OMe)2 }](3)。就业我镨2 PCH 2 CH 2 NME 2得到的镍(II)氟单膦配合物[镍(F)(2-C 5 NF 4){κ 2 - (P,Ñ) -我镨2 P CH 2 CH 2 Ñ我2 }](4),[镍(F)(4-C 5 NF 4){κ 2 - (P,Ñ)
    DOI:
    10.1016/j.jfluchem.2012.06.02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Indolyl Phosphine Nickel(II) Fluorido Complexes: Synthesis and Intermediates in <i>Suzuki–Miyaura</i> Cross‐Coupling Reactions
    作者:Ouchan He、Beatrice Cula、Thomas Braun
    DOI:10.1002/hlca.202200156
    日期:2023.2
    (Ind=3-methyl-2-indolyl) led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nickel(II) fluorido bis(phosphine) complexes trans-[Ni(F)(2-C5NF4)PPh2(Ind)}2] and trans-[Ni(F)(2-C5HNF3)PPh2(Ind)}2]. The complexes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intramolecular hydrogen bonds between the NH group of the phosphine ligands and the fluorido ligand. Stochiometric model reactions of nickel(II) fluorido complexes with PhB(OH)2 revealed
    在膦 PPh 2 (Ind) (Ind=3)存在下,五氟吡啶和 2,3,5,6-四氟吡啶在 [Ni(cod) 2 ] (cod=1,5-cyclooctadiene) 处的C−F 键活化-methyl-2-indolyl) 导致 (II) 代双(膦)配合物的形成反式-[Ni(F)(2-C 5 NF 4 )PPh 2 (Ind)} 2 ] 和反式- [Ni(F)(2-C 5 HNF 3 )PPh 2 (Ind)} 2]. 该配合物的特征在于膦配体的 NH 基团与配体之间存在分子内氢键。 (II) 化物络合物与 PhB(OH) 2的化学计量模型反应表明,前者可被视为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反应的中间体。尝试使用 10 mol-% 的反式-[Ni(F)(2-C 5 NF 4 )PPh 2 (Ind)} 2 ] 作为催化剂进行催化实验,并将 PPh 2 (Ind) 络合物的活性与类似的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S)-氨氯地平-d4 (R,S)-可替宁N-氧化物-甲基-d3 (R)-(+)-2,2'',6,6''-四甲氧基-4,4''-双(二苯基膦基)-3,3''-联吡啶(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N'-亚硝基尼古丁 (R)-DRF053二盐酸盐 (5E)-5-[(2,5-二甲基-1-吡啶-3-基-吡咯-3-基)亚甲基]-2-亚磺酰基-1,3-噻唑烷-4-酮 (5-溴-3-吡啶基)[4-(1-吡咯烷基)-1-哌啶基]甲酮 (5-氨基-6-氰基-7-甲基[1,2]噻唑并[4,5-b]吡啶-3-甲酰胺) (2S,2'S)-(-)-[N,N'-双(2-吡啶基甲基]-2,2'-联吡咯烷双(乙腈)铁(II)六氟锑酸盐 (2S)-2-[[[9-丙-2-基-6-[(4-吡啶-2-基苯基)甲基氨基]嘌呤-2-基]氨基]丁-1-醇 (2R,2''R)-(+)-[N,N''-双(2-吡啶基甲基)]-2,2''-联吡咯烷四盐酸盐 (1'R,2'S)-尼古丁1,1'-Di-N-氧化物 黄色素-37 麦斯明-D4 麦司明 麝香吡啶 鲁非罗尼 鲁卡他胺 高氯酸N-甲基甲基吡啶正离子 高氯酸,吡啶 高奎宁酸 马来酸溴苯那敏 马来酸氯苯那敏-D6 马来酸左氨氯地平 顺式-双(异硫氰基)(2,2'-联吡啶基-4,4'-二羧基)(4,4'-二-壬基-2'-联吡啶基)钌(II) 顺式-二氯二(4-氯吡啶)铂 顺式-二(2,2'-联吡啶)二氯铬氯化物 顺式-1-(4-甲氧基苄基)-3-羟基-5-(3-吡啶)-2-吡咯烷酮 顺-双(2,2-二吡啶)二氯化钌(II) 水合物 顺-双(2,2'-二吡啶基)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顺-二氯二(吡啶)铂(II) 顺-二(2,2'-联吡啶)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韦德伊斯试剂 非那吡啶 非洛地平杂质C 非洛地平 非戈替尼 非布索坦杂质66 非尼拉朵 非尼拉敏 雷索替丁 阿雷地平 阿瑞洛莫 阿扎那韦中间体 阿培利司N-6 阿伐曲波帕杂质40 间硝苯地平 间-硝苯地平 镉,二碘四(4-甲基吡啶)- 锌,二溴二[4-吡啶羧硫代酸(2-吡啶基亚甲基)酰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