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Phthalocynaninato)cobaltdichlorid | 35141-17-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Phthalocynaninato)cobaltdichlorid
英文别名
dichlorocobalt phthalocyanine;[Co(III)(phthalocyanine)Cl2];[Co(III)(Pc)Cl2]
(Phthalocynaninato)cobaltdichlorid化学式
CAS
35141-17-4
化学式
C32H16Cl2CoN8
mdl
——
分子量
642.432
InChiKey
KHBPFASQSBGOKM-UHFFFAOYSA-L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Phthalocynaninato)cobaltdichlorid 在 KSCN 、 C2H5OH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以58%的产率得到potassium bis(isothiocyanato)(phtalocyaninato)cobalt(III)-ethanol
    参考文献:
    名称:
    Hedtmann-Rein, Carola; Hanack, Michael; Peters, Karl, Inorganic Chemistry, 1987, vol. 26, # 16, p. 2647 - 2651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酞菁钴氯化亚砜 作用下, 以 硝基苯 为溶剂, 以76%的产率得到(Phthalocynaninato)cobaltdichlorid
    参考文献:
    名称:
    Effect of Substituents on the Oxidation Potential of Phthalocyanines and Electrocrystallization
    摘要:
    我们制备了一系列四取代或八取代的酞菁钴衍生物,并研究了它们的氧化行为与取代基性质的关系。酞菁的氧化电位,尤其是环的氧化电位受到取代基和轴向配体性质的影响。这些氧化电位与取代基或轴向配体的哈米特常数呈线性关系。当溶液中的氧化电位高于酞菁环的氧化电位时,电结晶就会发生。因此,电位偏移是控制这些酞菁电结晶的一个重要因素。
    DOI:
    10.1246/bcsj.60.373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One-step Synthesis of Partially Oxidized Cobalt(III) Phthalocyanine Salts with Axial Ligands
    作者:Derrick Etherbert C. Yu、Hiroyuki Imai、Mamoru Ushio、Sayaka Takeda、Toshio Naito、Tamotsu Inabe
    DOI:10.1246/cl.2006.602
    日期:2006.6
    The one-pot syntheses of partially oxidized cobalt(III) phthalocyanine salts with axial halides, as well as a shorter route (single-step) for the axial dicyano counterpart are reported. The method ...
    报告了部分氧化钴 (III) 酞菁盐与轴向卤化物的一锅法合成,以及轴向二基对应物的较短路线(单步)。方法 ...
  • 一种酞菁蓝染料的合成方法
    申请人:浙江瑞华化工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11548644B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一种式(1)所示酞菁蓝染料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氯化铵氯化钴、催化剂与反应溶剂二甲苯混合,升温脱;(b)将步骤(a)得到的混合物降温,然后投入苯酐尿素,脱,然后升温进行反应;(c)将步骤(b)得到的混合物进行蒸馏,回收二甲苯,得到粗品二氯钴酞菁;(d)将步骤(c)所得粗品二氯钴酞菁与N,N‑二甲基‑1,3‑丙二胺发生反应,再经压滤、洗、干燥,即得。该合成方法具有生产工艺简单,“三废”产生量少,产品收率高、质量好的特点,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Orihashi, Yuji; Kobayashi, Norihisa; Tsuchida, Eishun, Nippon Kagaku Kaishi/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of Japan
    作者:Orihashi, Yuji、Kobayashi, Norihisa、Tsuchida, Eishun、Matsuda, Hiro、Nakanishi, Hachiro、Kato, Masao
    DOI:——
    日期:——
  • Metz, Josef; Hanack, Michael, Chemische Berichte, 1988, vol. 121, p. 231 - 234
    作者:Metz, Josef、Hanack, Michael
    DOI:——
    日期:——
  • Homborg, H.; Kalz, W., Zeitschrift fur Naturforschung, Teil B: Anorganische Chemie, Organische Chemie, 1984, vol. 39, # 11, p. 1490 - 1499
    作者:Homborg, H.、Kalz, W.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