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1-pyrenyl)-1H-imidazo[4,5-f][1,10]phenanthroline]bis(1,10-phenanthroline)ruthenium(II) | 869549-43-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1-pyrenyl)-1H-imidazo[4,5-f][1,10]phenanthroline]bis(1,10-phenanthroline)ruthenium(II)
英文别名
——
[2-(1-pyrenyl)-1H-imidazo[4,5-f][1,10]phenanthroline]bis(1,10-phenanthroline)ruthenium(II)化学式
CAS
869549-43-9
化学式
C53H32N8Ru
mdl
——
分子量
881.961
InChiKey
RAROTNAHXOQUOL-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用于高效光合作用的生物模型能量流之外的钌(II)-天线二元组中的双向敏化
    摘要:
    在自然光合作用系统中,阳光由叶绿素收集,随后激发能量汇集到氧化还原中心以触发氧化还原反应。相比之下,在传统的催化体系中,光吸收、系统间交叉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功能被整合到一个单一物种(即Ru(bpy) 3 2+)中。受大自然的启发,我们探索了一种策略,将强吸收染料引入 Ru 氧化还原中心并通过增加染料的 π 共轭来调节它们的激发态,以提供一系列 Ru(II) 配合物 - 生色团对 ( Ru-1 – Ru -5)。实验和理论研究表明,Ru-5 中发色团/Ru 中心之间的反向三线态能量转移后发生正向单线态能量转移,呈现双向敏化,不仅实现了光敏剂组分之间的功能分离,而且促进了 Ru 之间的有效协作。 (II) 中心和发色团。值得注意的是,Ru-5在 463 nm ( ε  = 50500 M -1 cm -1 )处表现出强烈的可见光吸收,其三重态寿命达到 122.5 μs,比单组分复合物Ru-1长 400
    DOI:
    10.1016/j.dyepig.2021.10981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