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acetyl-8-nitrocoumarin | 84304-61-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acetyl-8-nitrocoumarin
英文别名
8-Nitro-3-acetyl-cumarin;3-Acetyl-8-nitro-cumarin;3-Acetyl-8-nitrochromen-2-one
3-acetyl-8-nitrocoumarin化学式
CAS
84304-61-0
化学式
C11H7NO5
mdl
——
分子量
233.18
InChiKey
MMRKPONQCKCVRA-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210 °C
  • 沸点:
    473.2±45.0 °C(Predicted)
  • 密度:
    1.474±0.06 g/cm3(Temp: 20 °C; Press: 760 Torr)(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6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9
  • 拓扑面积:
    89.2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5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acetyl-8-nitrocoumarinN,N-二甲基甲酰胺 作用下, 以 乙醇氯仿 为溶剂, 反应 4.25h, 生成 3-(2-Methyl-thiazol-4-yl)-8-nitro-chromen-2-one
    参考文献:
    名称:
    Rao, V. Rajeswar; Rao, T. V. Padmanabha, Ind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 Section B Organic and Medicinal Chemistry, 1986, vol. 25, p. 413 - 415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3-硝基水杨醛乙酰乙酸乙酯哌啶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1.08h, 以70%的产率得到3-acetyl-8-nitrocoumarin
    参考文献:
    名称:
    具有d-葡萄糖部分的取代3-乙酰香豆素的硫半脲酮的合成和生物筛选
    摘要:
    通过3-乙酰香豆素3a-j和四-O-乙酰基-β - d-硫代氨基脲4的缩合反应合成了硫代氨基甲唑酮5a-j,产率为45-68%。筛选所有获得的硫半咔唑酮对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和真菌(黑曲霉,大肠杆菌)的抗微生物活性。白色念珠菌,酿酒酵母和黄曲霉)。一些化合物具有与0.78-3.125μM的MIC的显著抑制活性比较图5a,包括5E,ħ,我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5c中,˚F,我为表皮葡萄球菌(革兰氏- (+)菌),图5c,f,g代表大肠杆菌,5f代表肺炎克雷伯菌,5b,c,g代表铜绿假单胞菌和5i代表鼠伤寒沙门氏菌(革兰氏-细菌),5d,h,i代表黑曲霉,5i代表黄曲霉,5b,d,e,h代表白色念珠菌,5i代表酿酒酵母。化合物对MIC = 0.78μM的被测微生物表现出优异的活性,包括5h,i(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DOI:
    10.1016/j.bmcl.2020.12766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andya; Pandya, Agra University Journal of Research, Science, 1955, vol. 4, p. 305,312, 313
    作者:Pandya、Pandya
    DOI:——
    日期:——
  • Rajendar Reddy; Mogilaiah; Sreenivasulu, Journal of the Indian Chemical Society, 1987, vol. 64, # 11, p. 709 - 710
    作者:Rajendar Reddy、Mogilaiah、Sreenivasulu
    DOI:——
    日期:——
  • Mogilaiah, K.; Sreenivasulu, B., Ind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 Section B Organic and Medicinal Chemistry, 1982, vol. 21, # 5, p. 479 - 480
    作者:Mogilaiah, K.、Sreenivasulu, B.
    DOI:——
    日期:——
  • MOGILAIAH, K.;SREENIVASULU, B., INDIAN J. CHEM., 1982, 21, N 5, 479-480
    作者:MOGILAIAH, K.、SREENIVASULU, B.
    DOI:——
    日期:——
  • RAO V. RAJESWAR; RAO T. V. PADMANABHA, INDIAN J. CHEM., 25,(1986) N 4, 413-415
    作者:RAO V. RAJESWAR、 RAO T. V. PADMANABHA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