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4-methylphenyl)-5-(4-methylphenyl)imino-2-pyridin-2-ylimidazol-4-amine | 931102-74-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4-methylphenyl)-5-(4-methylphenyl)imino-2-pyridin-2-ylimidazol-4-amine
英文别名
——
N-(4-methylphenyl)-5-(4-methylphenyl)imino-2-pyridin-2-ylimidazol-4-amine化学式
CAS
931102-74-8
化学式
C22H19N5
mdl
——
分子量
353.426
InChiKey
RMSZWEZNPLFVJW-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5
  • 重原子数:
    27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9
  • 拓扑面积:
    62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4-methylphenyl)-5-(4-methylphenyl)imino-2-pyridin-2-ylimidazol-4-amine 、 bis(η3-allyl-μ-chloropalladium(II)) 在 Et3N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以64%的产率得到(C5H4NC3N2(NC6H4CH3)2((allyl)palladium(II))2Cl
    参考文献:
    名称:
    基于 4H-咪唑和吡啶亚基的配体合成:选择性络合和红光吸收络合物
    摘要:
    已经合成了基于 4H-咪唑与吡啶亚基组合的新型多功能配体。源自部花青发色团的长波长吸收可以通过引入额外的辅助变色基团向近红外 (NIR) 区域移动。由于不同的络合球体,这些杂化配体形成了构建异双金属配合物的要求。此外,杂化配体是氧化还原活性化合物,显示出两个分离的完全可逆还原。(©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69451 Weinheim, Germany, 2009)
    DOI:
    10.1002/ejic.200800914
  • 作为产物:
    描述:
    2-吡啶甲酰氯1,2-Bisethan-1,2-diamin正丁基锂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正己烷 为溶剂, 反应 20.0h, 以50%的产率得到N-(4-methylphenyl)-5-(4-methylphenyl)imino-2-pyridin-2-ylimidazol-4-amine
    参考文献:
    名称:
    基于 4H-咪唑和吡啶亚基的配体合成:选择性络合和红光吸收络合物
    摘要:
    已经合成了基于 4H-咪唑与吡啶亚基组合的新型多功能配体。源自部花青发色团的长波长吸收可以通过引入额外的辅助变色基团向近红外 (NIR) 区域移动。由于不同的络合球体,这些杂化配体形成了构建异双金属配合物的要求。此外,杂化配体是氧化还原活性化合物,显示出两个分离的完全可逆还原。(©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69451 Weinheim, Germany, 2009)
    DOI:
    10.1002/ejic.20080091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es and Properties of Cycloamidines Based on 4H-Imidazoles
    作者:Rainer Beckert、Catharina Hippius、Tillmann Gebauer、Frances Stöckner、Christina Lüdigk、Dieter Weiß、Dietrich Raabe、Wolfgang Günther、Helmar Görls
    DOI:10.1515/znb-2006-0411
    日期:2006.4.1
    successfully converted into boratetraaza-pentalene 8a, which showed two well separated reduction potentials. The value of semiquinone formation constant of 8a (1.8×1015) is even higher than those reported for similar derivatives. 4H-imidazoles can also be employed for the efficient complexation of catalytically important metals as exemplified by copper complexes 11 and 12. Derivative 3m, which possesses an
    采用三种不同的合成方法合成了广谱的 4H-咪唑 3a-3s。在生成衍生物 3q - 3s 的双重解反应过程中,可以分离出深色副产物并对其进行结构表征。这些新型 7 型供体-受体衍生物由 1H-和 4H-咪唑组成,通过通过快速的 1,3-/1,5- 氢化物转变氮桥和重排。使用 1 H NMR 实验,解产物 3p 显示出可以首次在平衡状态下检测到的质子异构体。一系列取代的 2-芳基衍生物 3d - 3i 的循环伏安测量显示了两个可逆的单电子转移步骤,半醌形成常数相对较小,介于 102 和 4×103 之间。4H-咪唑 3d 成功转化为硼酸四氮杂戊烯 8a,显示出两个分离良好的还原电位。8a (1.8×1015) 的半醌形成常数值甚至高于报道的类似衍生物的值。4H-咪唑也可用于催化重要属的有效络合,例如络合物 11 和 12。衍生物 3m 具有额外的螯合吡啶亚结构,与二乙基形成结构组成为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