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Methyl-4-phenyl-2-azabicyclo<2.2.2>octan-3-on | 63383-64-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Methyl-4-phenyl-2-azabicyclo<2.2.2>octan-3-on
英文别名
2-methyl-4-phenyl-2-aza-bicyclo[2.2.2]octan-3-one;2-Azabicyclo[2.2.2]octan-3-one, 2-methyl-4-phenyl-;2-methyl-4-phenyl-2-azabicyclo[2.2.2]octan-3-one
2-Methyl-4-phenyl-2-azabicyclo<2.2.2>octan-3-on化学式
CAS
63383-64-2
化学式
C14H17NO
mdl
——
分子量
215.295
InChiKey
QFBZGVQTQNGPCS-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2
  • 重原子数:
    16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
  • 拓扑面积:
    20.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TAKEDA M.; KAWAMERI M.; INOUE H.; NOGUCHI K.; NURIMOTO S., CHEM. AND PHARM. BULL. , 1977, 25, NO 4, 775-783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4-苯基取代异奎宁环的合成及反应行为
    摘要:
    描述了导致 2-烷基-4-苯基异奎宁环 14 和 15、3,4-二苯基异奎宁环 22-24 和 6-氧代-4-苯基-3-异奎宁酮 (43) 的各种合成路线。在 7-苯基-1.4-二氧杂螺-[4.5] 癸烷-7-甲酰胺 (36) 的酸水解过程中形成的产物的结构通过光谱方法和降解反应阐明。
    DOI:
    10.1002/ardp.1980313060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e und Reaktionsverhalten 4-phenylsubstituierter Isochinuclidine
    作者:Woldemar Schneider、Gottfried Krombholz
    DOI:10.1002/ardp.19803130603
    日期:——
    Verschiedene Synthesewege, die zu den 2‐Alkyl‐4‐phenylisochinuclidinen 14 und 15, zu den 3.4‐Diphenylisochinuclidinen 22–24 sowie zum 6‐Oxo‐4‐phenyl‐3‐isochinuclidon (43) führen, werden beschrieben. Die Struktur der bei der sauren Hydrolyse von 7‐Phenyl‐1.4‐dioxaspiro‐[4.5]decan‐7‐carbonsäureamid (36) entstehenden Produkte wird durch spektroskopische Methoden sowie durch Abbaureaktionen aufgeklärt
    描述了导致 2-烷基-4-苯基异奎宁环 14 和 15、3,4-二苯基异奎宁环 22-24 和 6-氧代-4-苯基-3-异奎宁酮 (43) 的各种合成路线。在 7-苯基-1.4-二氧杂螺-[4.5] 癸烷-7-甲酰胺 (36) 的酸水解过程中形成的产物的结构通过光谱方法和降解反应阐明。
  • TAKEDA M.; KAWAMERI M.; INOUE H.; NOGUCHI K.; NURIMOTO S., CHEM. AND PHARM. BULL. <CPBT-AL>, 1977, 25, NO 4, 775-783
    作者:TAKEDA M.、 KAWAMERI M.、 INOUE H.、 NOGUCHI K.、 NURIMOTO S.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