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4-methoxyphenyl)ethynyl)-1-((triisopropylsilyl)ethynyl)-1H-benzo[d]imidazole | 1338380-49-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4-methoxyphenyl)ethynyl)-1-((triisopropylsilyl)ethynyl)-1H-benzo[d]imidazole
英文别名
——
2-((4-methoxyphenyl)ethynyl)-1-((triisopropylsilyl)ethynyl)-1H-benzo[d]imidazole化学式
CAS
1338380-49-6
化学式
C27H32N2OSi
mdl
——
分子量
428.649
InChiKey
QJWUQHGPIIOHMH-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6.47
  • 重原子数:
    31.0
  • 可旋转键数:
    4.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7
  • 拓扑面积:
    27.05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3.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4-methoxyphenyl)ethynyl)-1-((triisopropylsilyl)ethynyl)-1H-benzo[d]imidazole四丁基氟化铵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以92%的产率得到1-ethynyl-2-(2-(4-methoxyphenyl)-ethynyl)-1H-benzimidazole
    参考文献:
    名称:
    基于细胞毒性1,2-二炔基咪唑的氮杂-烯二炔:氮杂-伯格曼重排速率不能预测细胞毒性
    摘要:
    由烯二炔抗肿瘤抗生素启发而来的一类新的潜在抗肿瘤药已被合成:1,2-二烷基炔基咪唑。从理论上在B3LYP / 6-31G(d,p)水平研究了这些1,2-二炔基咪唑的aza-Bergman重排,并通过测量1,4-环己二烯的重排动力学进行了实验研究。理论和实验结果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实验证实了理论上预测的对初始氮杂-伯格曼环化屏障的微妙取代基作用。然而,尽管这些1,2-二酮基咪唑在相对温和的条件下能够发生Bergman重排成双自由基/卡宾中间体的能力,但Bergman环化速率与对A459细胞的细胞毒性之间没有相关性。此外,细胞毒素1 2-二炔基咪唑不会引起超螺旋质粒DNA的切口或牛血清白蛋白的裂解。细胞毒性的另一种机制涉及意外的选择性硫醇添加到提出了某些1,2-二乙炔基咪唑的N-乙炔基。
    DOI:
    10.1021/jm200289j
  • 作为产物:
    描述:
    2-iodo-1-(2-triisopropylsilylethynyl)-1H-benzimidazole4-乙炔基苯甲醚copper(l) iodide四(三苯基膦)钯三乙胺 作用下, 以98%的产率得到2-((4-methoxyphenyl)ethynyl)-1-((triisopropylsilyl)ethynyl)-1H-benzo[d]imidazole
    参考文献:
    名称:
    基于细胞毒性1,2-二炔基咪唑的氮杂-烯二炔:氮杂-伯格曼重排速率不能预测细胞毒性
    摘要:
    由烯二炔抗肿瘤抗生素启发而来的一类新的潜在抗肿瘤药已被合成:1,2-二烷基炔基咪唑。从理论上在B3LYP / 6-31G(d,p)水平研究了这些1,2-二炔基咪唑的aza-Bergman重排,并通过测量1,4-环己二烯的重排动力学进行了实验研究。理论和实验结果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实验证实了理论上预测的对初始氮杂-伯格曼环化屏障的微妙取代基作用。然而,尽管这些1,2-二酮基咪唑在相对温和的条件下能够发生Bergman重排成双自由基/卡宾中间体的能力,但Bergman环化速率与对A459细胞的细胞毒性之间没有相关性。此外,细胞毒素1 2-二炔基咪唑不会引起超螺旋质粒DNA的切口或牛血清白蛋白的裂解。细胞毒性的另一种机制涉及意外的选择性硫醇添加到提出了某些1,2-二乙炔基咪唑的N-乙炔基。
    DOI:
    10.1021/jm200289j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