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Y(nitrilotriacetate(3-)) | 857557-44-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Y(nitrilotriacetate(3-))
英文别名
Yttrium nitrilotriacetate;2-[bis(carboxylatomethyl)amino]acetate;yttrium(3+)
Y(nitrilotriacetate(3-))化学式
CAS
857557-44-9;15414-25-2
化学式
C6H6NO6*Y
mdl
——
分子量
277.023
InChiKey
MGSZHCLNFBXKTG-UHFFFAOYSA-K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46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
  • 拓扑面积:
    124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7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Y(nitrilotriacetate(3-)) 、 以 乙醇 为溶剂,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Pandey, A. K.; Chandra, M.; Agarwala, B. V., Revue de Chimie Minerale, 1980, vol. 17, p. 214 - 218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yttrium(III) perchlorate 、 trisodium nitrilotriacetate高氯酸 为溶剂, 生成 Y(nitrilotriacetate(3-))
    参考文献:
    名称:
    与EDTA和NTA形成三元Am(III),Cm(III)和Eu(III)配合物的配位模式:TRLFS,13C NMR,EXAFS和配合物的热力学。
    摘要:
    通过时间分辨激光荧光光谱,13C NMR,扩展的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研究了三价Am,Cm和Eu与EDTA + NTA(乙二胺四乙酸盐和次氮基三乙酸盐)的混合物的三元配合物的形成和结构。 ,以及在6.60 m(NaClO4)处的两相金属离子平衡分布和3.60至11.50之间的氢离子浓度值(pcH)。在三元络合物中,EDTA通过四个羧酸盐和两个氮原子结合,而NTA的结合因氢离子浓度,pcH以及金属离子和配体的浓度比而变化。当金属与配体的浓度比低(1:1:1-1:1:2)时,两个三元络合物M(EDTA)(NTAH)(3-)和M(EDTA)(NTA)(4) -)在pcH ca处形成。9.00,其中NTA通过三个羧酸盐结合,通过两个羧酸盐和一个氮,或通过两个羧酸盐和一个H 2O。在更高的比例(1:1:20和1:10:10)下,pcH约为。9.00和11.50形成一种三元络合物M(EDTA)(NTA)(
    DOI:
    10.1021/ic052166c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In Situ Ternary Adduct Formation of Yttrium Polyaminocarboxylates Leads to Small Molecule Capture and Activation
    作者:Ben. J. Tickner、Carlos Platas‐Iglesias、Simon B. Duckett、Goran Angelovski
    DOI:10.1002/chem.202201780
    日期:2022.10.12
    The in situ formation of ternary adducts of yttrium(III) polyaminocarboxylate complexes with the endogenous molecules pyruvate, bicarbonate or acetate are investigated using 13C NMR, SABRE-hyperpolarised NMR, and DFT. A novel [Y(EDTA)(pyruvate hydrate)(H2O)]2− adduct is linked to decomposition of pyruvate to form acetic acid and CO2 highlighting the potential of these adducts for capture and activation
    使用13 C NMR、SABRE-超极化 NMR 和 DFT研究了 (III) 聚羧酸盐络合物与内源性分子丙酮酸盐、碳酸氢盐或乙酸盐的三元加合物的原位形成。一种新型 [Y(EDTA)(丙酮酸合物)(H 2 O)] 2−加合物与丙酮酸分解形成乙酸和 CO 2相关,突出了这些加合物捕获和激活小分子的潜力。
  • Gmelin Handbuch der Anorganischen Chemie, Gmelin Handbook: Sc: MVol.D5, 1.4.21, page 292 - 294
    作者: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1R,2R)-2-[[[3,5-双(叔丁基)-2-羟基苯基]亚甲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苄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4R)-Boc-4-环己基-吡咯烷-2-羧酸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N,3,3-三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5R,6R)-5-(1-乙基丙氧基)-7-氧杂双环[4.1.0]庚-3-烯-3-羧酸乙基酯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1-6)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