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azido-3,5-di(azidomethyl)benzene | 719270-08-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azido-3,5-di(azidomethyl)benzene
英文别名
1-Azido-3,5-bis(azidomethyl)benzene
1-azido-3,5-di(azidomethyl)benzene化学式
CAS
719270-08-3
化学式
C8H7N9
mdl
——
分子量
229.204
InChiKey
PZAJGSSQHBKFIK-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6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5
  • 拓扑面积:
    43.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6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azido-3,5-di(azidomethyl)benzene三乙胺 、 tris[tert-butyl]phosphonium tetrafluoroborat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89%的产率得到3,5-di(azidomethyl)aniline
    参考文献:
    名称:
    使用三正丁基四氟硼酸鏻与三乙胺通过施陶丁格反应选择性还原芳族叠氮基
    摘要:
    报道了使用四氟硼酸三正丁基鏻与三乙胺在四氢呋喃水溶液中通过施陶丁格反应将芳族叠氮化物还原为苯胺的有效方法。该方法能够对 3-叠氮基-5-(叠氮基甲基)苯衍生物进行芳香叠氮基选择性还原,从而有效地提供带有叠氮基甲基的苯胺。
    DOI:
    10.1246/cl.161159
  • 作为产物:
    描述:
    1-azido-3,5-di(methanesulfonyloxymethyl)benzene 在 sodium azide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26.0h, 以87.2%的产率得到1-azido-3,5-di(azidomethyl)benzene
    参考文献:
    名称:
    用于无放射性同位素的光亲和标记的新型双功能探针:紧凑的结构,包括光特异性配体连接和可检测的标签锚定单元。
    摘要:
    开发了一种无放射性同位素的光亲和标记的新方法,其中双功能配体通过激活光反应性基团(例如芳族叠氮基或3-三氟甲基-3H-二氮杂-3-基)与靶蛋白连接,并且通过Staudinger-Bertozzi反应与可在光解中幸存的烷基叠氮基部分锚定可检测标签,可实现对连接产物的鉴定。该方法的化学基础已通过使用具有双官能团的模型化合物在光辐射下,存在用于反应性中间体的捕集剂的条件下进行了确认。该方法的实用性已经通过人HMG-CoA还原酶的催化部分的特异性标记得到证明。
    DOI:
    10.1039/b316221d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esign, Synthesis, Docking,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Novel Diazide-Containing Isoxazole- and Pyrazole-Based Histone Deacetylase Probes
    作者:Raghupathi Neelarapu、Denise L. Holzle、Subash Velaparthi、He Bai、Michael Brunsteiner、Sylvie Y. Blond、Pavel A. Petukhov
    DOI:10.1021/jm2001025
    日期:2011.7.14
    The design, synthesis, docking,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novel potent HDAC3 and HDAC8 isoxazole- and pyrazole-based diazide probes suitable for binding ensemble profiling with photoaffinity labeling (BEProFL) experiments in cells is described. Both the isoxazole- and pyrazole-based probes exhibit low nanomolar inhibitory activity against HDAC3 and HDAC8, respectively. The pyrazole-based probe 3f
    描述了新型强效 HDAC3 和 HDAC8 异恶唑吡唑基二叠氮探针的设计、合成、对接和生物学评估,适用于结合细胞中的光亲和标记 (BEProFL) 实验进行合奏分析。基于异恶唑吡唑的探针分别对 HDAC3 和 HDAC8 表现出低纳摩尔抑制活性。基于吡唑的探针3f似乎是文献中报道的最活跃的 HDAC8 抑制剂之一,IC 50为 17 nM。我们的对接研究表明,与基于异恶唑配体不同,基于吡唑配体足够灵活,可以占据 HDAC8 的第二个结合位点。探针/抑制剂2b、3a、3c和3f 通过抑制核 HDACs 在微摩尔浓度下发挥抗增殖和神经保护活性,表明它们是细胞渗透性的,叠氮化物或二叠氮化物基团的存在不会干扰神经保护特性,或增强细胞毒性,或影响细胞渗透性。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