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 78443-04-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
英文别名
——
化学式
CAS
78443-04-6;78548-05-7
化学式
C27H48O8
mdl
——
分子量
500.673
InChiKey
LEECTIOHXSRNPC-XYLWCJIT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8
  • 重原子数:
    35.0
  • 可旋转键数:
    1.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96
  • 拓扑面积:
    103.68
  • 氢给体数:
    2.0
  • 氢受体数:
    8.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叔丁基二甲硅基三氟甲磺酸酯2,6-二甲基吡啶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93%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使用MNBA进行大环内酯化在红霉素A糖苷配基合成中的效率评估
    摘要:
    在4-(二甲基氨基)吡啶(DMAP)存在下,使用2-甲基-6-硝基苯甲酸酐(MNBA)由相应的癸二酸制备各种合成红霉素A的糖苷的中间体。没有三乙胺。通过研究该方法并将结果与​​其他已建立的大环化方案的结果进行比较,可以评估MNBA内酯化的效率。最终得出结论:(i)在MNBA和DMAP存在的温和反应条件下,用于单体环化的构象合适的底物以优异的收率得到了所需的内酯;(ii)高度环化的底物也提供了所需的内酯。 (100)在甲苯中100°C时产率较高的单体内酯;以及(iii)具有稳定线性构象的癸二酸,与形成单体内酯相比,它更优选二聚,提供了高收率的相应乙交酯,且单体与二聚内酯的比例保持恒定(约1/5)。©2009日本化学杂志论坛和Wiley Periodicals,Inc.化学建议9:305–320;2009年:在线发布在Wiley InterScience(www.interscience.wiley
    DOI:
    10.1002/tcr.200900017
  • 作为产物:
    描述:
    (+)-(9S)-dihydroerythronolide A2,2-二甲氧基丙烷对甲苯磺酸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80%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使用MNBA进行大环内酯化在红霉素A糖苷配基合成中的效率评估
    摘要:
    在4-(二甲基氨基)吡啶(DMAP)存在下,使用2-甲基-6-硝基苯甲酸酐(MNBA)由相应的癸二酸制备各种合成红霉素A的糖苷的中间体。没有三乙胺。通过研究该方法并将结果与​​其他已建立的大环化方案的结果进行比较,可以评估MNBA内酯化的效率。最终得出结论:(i)在MNBA和DMAP存在的温和反应条件下,用于单体环化的构象合适的底物以优异的收率得到了所需的内酯;(ii)高度环化的底物也提供了所需的内酯。 (100)在甲苯中100°C时产率较高的单体内酯;以及(iii)具有稳定线性构象的癸二酸,与形成单体内酯相比,它更优选二聚,提供了高收率的相应乙交酯,且单体与二聚内酯的比例保持恒定(约1/5)。©2009日本化学杂志论坛和Wiley Periodicals,Inc.化学建议9:305–320;2009年:在线发布在Wiley InterScience(www.interscience.wiley
    DOI:
    10.1002/tcr.20090001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symmetric total synthesis of erythromycin. 2. Synthesis of an erythronolide A lactone system
    作者:R. B. Woodward、B. W. Au-Yeung、P. Balaram、L. J. Browne、D. E. Ward、B. W. Au-Yeung、P. Balaram、L. J. Browne、P. J. Card、C. H. Chen
    DOI:10.1021/ja00401a050
    日期:1981.6
    In reporting a total synthesis of erythromycin (la) we described in the preceding paper1 the synthesis of the erythronolide A seco acid derivative 2 in optically active form. In this paper we wish to report a successful transformation of 2 to 12 (synthetically equivalent to erythronolide A) via lactonization and also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er functionalization of a substrate is critical for the successful
    在报告红霉素(1a)的全合成时,我们在前面的论文1中描述了旋光形式的红霉素A seco酸衍生物2的合成。在本文中,我们希望报告通过内酯化成功地将 2 转化为 12(合成上等同于 erythronolide A),并证明底物的适当功能化对于成功内酯化至关重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