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7-Methyl-3-phenyl-1,3,4,5-tetrahydro-benzo[b]azepin-2-one | 111027-01-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7-Methyl-3-phenyl-1,3,4,5-tetrahydro-benzo[b]azepin-2-one
英文别名
7-Methyl-3-phenyl-1,3,4,5-tetrahydro-1-benzazepin-2-one
7-Methyl-3-phenyl-1,3,4,5-tetrahydro-benzo[b]azepin-2-one化学式
CAS
111027-01-1
化学式
C17H17NO
mdl
——
分子量
251.328
InChiKey
NIZFRUWQTPUEIW-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5
  • 重原子数:
    19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4
  • 拓扑面积:
    29.1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1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类潜在的中枢神经系统药物。3-苯基-2-(1-哌嗪基)-5H-1-苯并ze庚因。
    摘要:
    合成了一系列3-苯基-2-哌嗪基-5H-1-苯并ze庚因和相关化合物,并评估了其潜在的抗精神病药活性。这些化合物的制备是通过用五氯化磷对3-苯基-2,3,4,5-四氢-1H-1-苯并ze庚因-2-酮进行2,3-二氯化,然后进行胺化和同时进行脱氯化氢来进行的。发现在3-苯基中具有4-氯或4-氟取代基的化合物具有类精神安定药活性。其中,2-(4-甲基-1-哌嗪基)-3-(4-氟苯基)-5H-1-苯并ze庚因二盐酸盐(23)在抑制探索活性,条件回避反应和自我刺激反应方面与氯丙嗪相当。在对抗阿扑吗啡引起的呕吐方面比氯丙嗪更有效。这些抗精神病药作用可以基于化合物的抗多巴胺能性质。然而,在导致僵直或上睑下垂时,有23种比氯丙嗪弱。因此,该环系统作为一类新型的抗精神病药是令人感兴趣的。一些具有7-氯或7-溴取代基的化合物显示出强大的抗惊厥作用,可防止电击或戊四氮引起的最大癫痫发作。
    DOI:
    10.1021/jm00396a016
  • 作为产物:
    描述:
    间甲基苯乙基溴 在 PPA 、 硫酸盐酸羟胺sodium acetate 作用下, 以 甲醇溶剂黄146 为溶剂, 反应 4.25h, 生成 7-Methyl-3-phenyl-1,3,4,5-tetrahydro-benzo[b]azepin-2-one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类潜在的中枢神经系统药物。3-苯基-2-(1-哌嗪基)-5H-1-苯并ze庚因。
    摘要:
    合成了一系列3-苯基-2-哌嗪基-5H-1-苯并ze庚因和相关化合物,并评估了其潜在的抗精神病药活性。这些化合物的制备是通过用五氯化磷对3-苯基-2,3,4,5-四氢-1H-1-苯并ze庚因-2-酮进行2,3-二氯化,然后进行胺化和同时进行脱氯化氢来进行的。发现在3-苯基中具有4-氯或4-氟取代基的化合物具有类精神安定药活性。其中,2-(4-甲基-1-哌嗪基)-3-(4-氟苯基)-5H-1-苯并ze庚因二盐酸盐(23)在抑制探索活性,条件回避反应和自我刺激反应方面与氯丙嗪相当。在对抗阿扑吗啡引起的呕吐方面比氯丙嗪更有效。这些抗精神病药作用可以基于化合物的抗多巴胺能性质。然而,在导致僵直或上睑下垂时,有23种比氯丙嗪弱。因此,该环系统作为一类新型的抗精神病药是令人感兴趣的。一些具有7-氯或7-溴取代基的化合物显示出强大的抗惊厥作用,可防止电击或戊四氮引起的最大癫痫发作。
    DOI:
    10.1021/jm00396a01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ontrol of Site-Selectivity in Hydrogen Atom Transfer by 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 Proximal-Selective C(sp<sup>3</sup>)–H Alkylation of 2-Methylanilinium Salts Using a Decatungstate Photocatalyst
    作者:Jialin Zeng、Takeru Torigoe、Yoichiro Kuninobu
    DOI:10.1021/acscatal.2c00278
    日期:2022.3.4
    C(sp3)–H alkylation of 2-methylanilinium salts via radical intermediates was developed. The anionic decatungstate photocatalyst ([W10O32]4–) interacts with the ammonium group of the substrate through 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 and selectively abstracts a hydrogen atom from the proximal benzylic carbon atom under UV irradiation. A variety of 2-methylanilinium salts reacted with electron-deficient alkenes
    开发了通过自由基中间体对 2-甲基苯胺盐进行位点选择性 C(sp 3 )-H 烷基化。阴离子十酸盐光催化剂([W 10 O 32 ] 4-)通过静电相互作用与底物的基相互作用,并在紫外线照射下选择性地从近端苄基碳原子中提取一个氢原子。多种 2-甲基苯胺盐与缺电子烯烃反应。烷基化产物通过 C-N 键的断裂成功地转化为芳基化物,并通过分子内环化成功地转化为四氢苯并氮杂酮衍生物。机理研究清楚地表明 [W 10 O 32 ] 4–和基。
  • HINO, KATSUHIKO;NAGAI, YASUTAKA;UNO, HITOSHI;MASUDA, YOSHINOBU;OKA, MAKOT+, J. MED. CHEM., 31,(1988) N 1, 107-117
    作者:HINO, KATSUHIKO、NAGAI, YASUTAKA、UNO, HITOSHI、MASUDA, YOSHINOBU、OKA, MAKOT+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