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methyl-1-[(S)-(4-methylphenyl)sulfinyl]butan-2-one | 68326-59-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methyl-1-[(S)-(4-methylphenyl)sulfinyl]butan-2-one
英文别名
——
3-methyl-1-[(S)-(4-methylphenyl)sulfinyl]butan-2-one化学式
CAS
68326-59-0
化学式
C12H16O2S
mdl
——
分子量
224.324
InChiKey
AZWAOPQAELIFDY-HNNXBMF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70.1±35.0 °C(Predicted)
  • 密度:
    1.14±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3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2
  • 拓扑面积:
    53.4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反式肉桂醛3-methyl-1-[(S)-(4-methylphenyl)sulfinyl]butan-2-oneS-α,α-双(3,5-二三氟甲基苯基)脯氨醇三甲基硅醚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60.0h, 以35%的产率得到(-)-(sR,3S,4S)-6-methyl-5-oxo-3-phenyl-4-(p-tolylsulfinyl)heptanal
    参考文献:
    名称:
    完全立体控制的β-酮亚砜与共轭醛的有机催化加成反应
    摘要:
    在脯氨酸衍生物催化的α,β-不饱和醛反应中使用β-酮亚砜作为亲核试剂可以完全控制在1,4加成反应中形成的两个手性中心的构型。亚磺酰基可用于在所得化合物中产生另外的手性中心,然后在保留与硫连接的碳的手性的同时被除去。催化剂和亚磺酰基主要负责分别控制用作亲电子和亲核的碳原子的构型控制,这允许制备光学纯形式的四种可能的非对映异构体。对带有非对映体面的可能手性亲核物质的理论计算使我们首次假设是烯醇化而不是烯醇化,
    DOI:
    10.1002/chem.201003267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在牛血清白蛋白存在下将硫化物对映选择性氧化为亚砜。
    摘要:
    当使用牛血清白蛋白(BSA)作为手性助剂时,原位生成的二恶英类化合物将一系列前手性硫化物氧化为相应的亚砜,对映体过量(ee)高达89%。对映选择性的程度以及产率和反应时间取决于二环氧乙烷的性质。将这些与通过单独使用过氧一硫酸盐,即在不存在酮的情况下相同转化可获得的对映选择性进行比较。在用过氧一硫酸盐氧化前手性酮硫化物(其中羰基官能团用作二环氧乙烷的前体)时,以令人满意的化学和光学收率(高达ee 84%)分离出光学活性的酮亚砜。
    DOI:
    10.1016/s0040-4020(01)96180-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he Preparation of Optically Active β-Keto Sulfoxides by Means of an Enantiomer-differentiating Reaction of α-Lithio Aryl Methyl Sulfoxides with Chiral Carboxylates
    作者:Norio Kunieda、Akira Suzuki、Masayoshi Kinoshita
    DOI:10.1246/bcsj.54.1143
    日期:1981.4
    The reaction of α-lithio aryl methyl sulfoxides with a limited amount of chiral carboxylates (R2–CO–O–R*) was found to be an enantiomer-differentiating reaction, affording the corresponding optically active β-keto sulfoxides (3), together with optically active aryl methyl sulfoxides which have the opposite configuration. The optical purity and the predominant configuration of 3 obtained were assigned
    发现 α-芳基甲基亚砜与有限量的手性羧酸盐 (R2-CO-O-R*) 的反应是对映异构体区分反应,提供相应的光学活性 β-酮亚砜 (3),一起具有相反构型的旋光芳基甲基亚砜。获得的 3 的光学纯度和主要构型通过极化分析和 NMR 的组合指定。该反应的对映选择性程度受酯部分 R2 的性质影响,表明光学产率从 1.3%(其中 R2 为乙基(3b))增加到 70.3%,其中 R2 为叔丁基(3f) . 通过考虑六元环过渡态讨论了反应的立体化学过程。此外,
  • Kunieda, Norio; Kinoshita, Masayoshi, Phosphorus and Sulfur and the Related Elements, 1981, vol. 10, p. 383 - 386
    作者:Kunieda, Norio、Kinoshita, Masayoshi
    DOI:——
    日期:——
  • KUNIEDA NORIO; SUZUKI AKIRA; KINOSHITA MASAYOSHI, BULL. CHEM. SOC. JAP. 1981, 54, NO 4, 1143-1150
    作者:KUNIEDA NORIO、 SUZUKI AKIRA、 KINOSHITA MASAYOSHI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