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2-(chloromethyl)phenyl)-3-(3-nitrophenyl)urea | 1567709-34-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2-(chloromethyl)phenyl)-3-(3-nitrophenyl)urea
英文别名
——
1-(2-(chloromethyl)phenyl)-3-(3-nitrophenyl)urea化学式
CAS
1567709-34-5
化学式
C14H12ClN3O3
mdl
——
分子量
305.721
InChiKey
BEEHVYUNCGZMGX-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98
  • 重原子数:
    21.0
  • 可旋转键数:
    4.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7
  • 拓扑面积:
    84.27
  • 氢给体数:
    2.0
  • 氢受体数:
    3.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2-(chloromethyl)phenyl)-3-(3-nitrophenyl)ureaN,N-二异丙基乙胺 、 potassium iodide 作用下, 以 甲醇乙腈 为溶剂, 反应 16.0h, 生成 Cu(1-(2-((bis(pyridin-2-ylmethyl)amino)methyl)phenyl)-3-(3-nitrophenyl)urea)(SO4)·1.5H2O
    参考文献:
    名称:
    铜(II)和锌(II)配合物与具有尿素基团的对位三脚架配体的协同阴离子识别
    摘要:
    对位受体H 2 L [1-(2-((双(吡啶-2-基甲基)氨基)甲基)苯基)-3-(3-硝基苯基)脲]的Cu II和Zn II配合物对阴离子的能力报告承认。在弱配位阴离子,例如CLO的存在4 - ,脲基结合至金属离子(铜II或Zn II通过其氮原子中的一个)。对金属络合物与DMSO中各种阴离子的相互作用的研究表明,SO 4 2–和Cl –通过协同结合与配合物结合,所述结合包括与金属离子同时配位以及与尿素部分的不同氢键相互作用,具体取决于阴离子的形状和大小。与此相反,单晶X射线衍射研究表明,阴离子,如NO 3 -和PhCO 2 -形式1:2个络合物(金属/阴离子),其中阴离子坐标到金属中心,第二个中的一个参与与脲基发生氢键相互作用,后者远离金属离子。光度法滴定对于Cu进行II复杂表明,该系统能够宽范围的阴离子的结合的亲和力序列:梅科2 - 〜氯- (日志ķ 11 > 7)> NO 2 - >ħ
    DOI:
    10.1021/ic402855r
  • 作为产物:
    描述:
    间硝基苯胺2-(氯甲基)苯基异氰酸酯乙醚 为溶剂, 反应 48.0h, 以73%的产率得到1-(2-(chloromethyl)phenyl)-3-(3-nitrophenyl)urea
    参考文献:
    名称:
    铜(II)和锌(II)配合物与具有尿素基团的对位三脚架配体的协同阴离子识别
    摘要:
    对位受体H 2 L [1-(2-((双(吡啶-2-基甲基)氨基)甲基)苯基)-3-(3-硝基苯基)脲]的Cu II和Zn II配合物对阴离子的能力报告承认。在弱配位阴离子,例如CLO的存在4 - ,脲基结合至金属离子(铜II或Zn II通过其氮原子中的一个)。对金属络合物与DMSO中各种阴离子的相互作用的研究表明,SO 4 2–和Cl –通过协同结合与配合物结合,所述结合包括与金属离子同时配位以及与尿素部分的不同氢键相互作用,具体取决于阴离子的形状和大小。与此相反,单晶X射线衍射研究表明,阴离子,如NO 3 -和PhCO 2 -形式1:2个络合物(金属/阴离子),其中阴离子坐标到金属中心,第二个中的一个参与与脲基发生氢键相互作用,后者远离金属离子。光度法滴定对于Cu进行II复杂表明,该系统能够宽范围的阴离子的结合的亲和力序列:梅科2 - 〜氯- (日志ķ 11 > 7)> NO 2 - >ħ
    DOI:
    10.1021/ic402855r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itopic receptors containing urea groups for solvent extraction of Cu(<scp>ii</scp>) salts
    作者:Israel Carreira-Barral、Marta Mato-Iglesias、Andrés de Blas、Carlos Platas-Iglesias、Peter A. Tasker、David Esteban-Gómez
    DOI:10.1039/c7dt00093f
    日期:——
    metal ion and hydrogen-bonding to the urea unit. This behaviour is similar to that observed for the related receptor L1 [1-(2-((bis(pyridin-2-ylmethyl)amino)methyl)phenyl)-3-(3-nitrophenyl)urea], which forms a dimeric [CuL1(μ-SO4)]2 structure in the solid state. In contrast, the single crystal X-ray structure of [ZnL3(NO3)2] contains a 1 : 2 complex (metal : anion) where one anion coordinates to the metal
    对位受体L 3 [1-(2-((7-(4-(叔丁基)苄基)-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基)甲基)苯基)-3-(3-含有一个用于(II)配位的大环旋环单元和一个用于阴离子结合的部分被设计用于识别属盐。[Cu L 3(SO 4)]的X射线结构表明,硫酸根阴离子通过与属离子的配位和与尿素单元的氢键结合而协同结合。此行为与相关受体L 1 [1-(2-((双(吡啶-2-基甲基)基)甲基)苯基)-3-(3-硝基苯基)]所观察到的行为相似。[大号1(μ-SO 4)] 2结构在固体状态。相反,[Zn L 3(NO 3)2 ]的单晶X射线结构包含1:2的络合物(属:阴离子),其中一个阴离子与属配位,另一个阴离子与基氢键合。 。光度法滴定为[进行大号3(OSMe 2)] 2+复合物表明,该系统能够宽范围的阴离子的结合的亲和力序列:梅科2 - >- >ħ 2 PO 4 - >->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