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m-methylselenoanisole | 2726-42-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m-methylselenoanisole
英文别名
1-methoxy-3-methylselanylbenzene;3-Methoxy-selenoanisol;Benzene, 1-methoxy-3-(methylseleno)-
m-methylselenoanisole化学式
CAS
2726-42-3
化学式
C8H10OSe
mdl
——
分子量
201.127
InChiKey
XLVZXUCARMENQO-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07
  • 重原子数:
    10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5
  • 拓扑面积:
    9.2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新的合成方法:链烷硫代硫酸钠作为脱甲基剂。二芳基二硒化物的范围,局限性和新的一锅法合成方法。
    摘要:
    链烷硫属酸钠(S,Se)裂解烷基芳基硫属化物(O,S,Se)。开发了这种试剂的多功能性并将其应用于二芳基二硒化物的新合成中。
    DOI:
    10.1016/s0040-4039(00)81412-4
  • 作为产物:
    描述:
    3-Methylselanyl-benzenediazonium; hydrogen sulfate 在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生成 m-methylselenoanisole
    参考文献:
    名称:
    Marziano,N.; Passerini,R., Gazzetta Chimica Italiana, 1964, vol. 94, p. 1137 - 1182
    摘要:
    DO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n electrochemical method for deborylative selenylation of arylboronic acids under metal- and oxidant-free conditions
    作者:Zhengjiang Fu、Jian Yin、Dongdong He、Xuezheng Yi、Shengmei Guo、Hu Cai
    DOI:10.1039/d1gc02962b
    日期:——
    An efficient protocol to synthesize aryl selenoethers through deborylative selenylation of widely available arylboronic acids has been established under electrochemical conditions in the absence of metal catalyst and external oxidant. The synthesis of bioactive molecules and gram-scale transformation have been performed to highlight the synthetic utility of the protocol. CV (cyclic voltammetry) experiment
    在没有金属催化剂和外部氧化剂的电化学条件下,建立了一种通过广泛使用的芳基硼酸的脱硼硒基化合成芳基硒醚的有效方案。已经进行了生物活性分子的合成和克级转化,以突出该协议的合成效用。CV(循环伏安法)实验表明,在标准条件下,二硒化物的阳极氧化发生在芳基硼酸底物的阳极氧化之前。
  • Dari, Abdelmjid; Christiaens, Leon E.; Renson, Marcel J., Heterocycles, 1992, vol. 34, # 9, p. 1737 - 1748
    作者:Dari, Abdelmjid、Christiaens, Leon E.、Renson, Marcel J.
    DOI:——
    日期:——
  • Naddaka, V. I.; Krasnov, V. P.; Minkin, V. I.,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USSR (English Translation), 1985, vol. 21, # 3, p. 432 - 436
    作者:Naddaka, V. I.、Krasnov, V. P.、Minkin, V. I.
    DOI:——
    日期:——
  • EVERS, M.;CHRISTIAENS, L., TETRAHEDRON LETT., 1983, 24, N 4, 377-380
    作者:EVERS, M.、CHRISTIAENS, L.
    DOI:——
    日期:——
  • NADDAKA, V. I.;KRASNOV, V. P.;MINKIN, V. I., ZH. ORGAN. XIMII, 1985, 21, N 3, 477-782
    作者:NADDAKA, V. I.、KRASNOV, V. P.、MINKIN, V. I.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