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S,2S)-N1-(2,6-diethylphenyl)-1,2-diphenylethane-1,2-diamine | 1451929-27-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S,2S)-N1-(2,6-diethylphenyl)-1,2-diphenylethane-1,2-diamine
英文别名
——
(1S,2S)-N1-(2,6-diethylphenyl)-1,2-diphenylethane-1,2-diamine化学式
CAS
1451929-27-3
化学式
C24H28N2
mdl
——
分子量
344.5
InChiKey
QVWXXUBSVDFPHG-UPVQGACJ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66
  • 重原子数:
    26.0
  • 可旋转键数:
    7.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5
  • 拓扑面积:
    38.05
  • 氢给体数:
    2.0
  • 氢受体数:
    2.0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S,2S)-N1-(2,6-diethylphenyl)-1,2-diphenylethane-1,2-diamine 在 sodium cyanoborohydride 、 氯化铵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甲醇溶剂黄146甲苯 为溶剂, 反应 40.0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格氏试剂和丙酸镁的无过渡金属不对称烯丙基烷基化的改进和应用
    摘要:
    已经合成了两个新的N杂环卡宾(NHC)配体,并用于由格氏试剂和铝酸镁介导的无过渡金属的不对称烯丙基烷基化(AAA)。这些配体的使用在第三和第四立体中心的形成中显示出高产率并改善了区域和对映选择性。此外,这种改进方法的低催化剂负载量(最高0.3 mol%)和高可扩展性(最高10 mmol)为生物活性化合物和合成有价值的中间体提供了便捷的途径。
    DOI:
    10.1002/adsc.201500495
  • 作为产物:
    描述:
    (1S,2S)-1,2-二苯基乙二胺2-溴-1,3-二乙基苯 在 palladium diacetate 、 R-(+)-1,1'-联萘-2,2'-双二苯膦sodium t-butanolate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48.0h, 以75%的产率得到(1S,2S)-N1-(2,6-diethylphenyl)-1,2-diphenylethane-1,2-diamine
    参考文献:
    名称:
    格氏试剂和丙酸镁的无过渡金属不对称烯丙基烷基化的改进和应用
    摘要:
    已经合成了两个新的N杂环卡宾(NHC)配体,并用于由格氏试剂和铝酸镁介导的无过渡金属的不对称烯丙基烷基化(AAA)。这些配体的使用在第三和第四立体中心的形成中显示出高产率并改善了区域和对映选择性。此外,这种改进方法的低催化剂负载量(最高0.3 mol%)和高可扩展性(最高10 mmol)为生物活性化合物和合成有价值的中间体提供了便捷的途径。
    DOI:
    10.1002/adsc.20150049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opper-Free Asymmetric Allylic Alkylation with a Grignard Reagent: Design of the Ligand and Mechanistic Studies
    作者:David Grassi、Chrysanthi Dolka、Olivier Jackowski、Alexandre Alexakis
    DOI:10.1002/chem.201202318
    日期:2013.1.21
    The Cu‐free asymmetric allylic alkylation, catalysed by NHC, with Grignard reagents is reported on allyl bromide derivatives with good results. The enantioselectivity was quite homogeneous (around 85 % ee) on large and various substrates, regardless of the nature of the Grignard reagent. The formation of stereogenic quaternary centres was highly regioselective for both aliphatic and aromatic derivatives
    据报道,NHC用格氏试剂催化的无不对称烯丙基烷基化反应对烯丙基生物具有良好的效果。不管格氏试剂的性质如何,在各种不同的底物上,对映选择性都相当均匀(约ee约为85%  )。对于具有良好对映异构体过量(至多92%ee)的脂肪族和芳香族衍生物,立体构象的四元中心的形成具有高度的区域选择性 。发现开发的方法与催化的方法互补。测试了几种新的NHC,提高了效率。另外,使用NMR光谱的机理研究导致发现了催化活性物质。
  • <scp>Iridium‐Catalyzed</scp> Enantioselective C(sp <sup>3</sup> )–H Borylation of Cyclobutanes
    作者:Xiang Chen、Lili Chen、Hongliang Zhao、Qian Gao、Zhenlu Shen、Senmiao Xu
    DOI:10.1002/cjoc.202000240
    日期:2020.12
    herein report the first example of iridiumcatalyzed enantioselective C(sp3)–H borylation of cyclobutanes using benzoxazoline as the directing group. The combination of a chiral bidentate boryl ligand and an iridium precursor has found to effectively catalyze C(sp3)–H borylation to afford a variety of cyclobutylboronates with good to excellent enantioselectivities. We also demonstrate the synthetic
    我们在此报告了使用苯并恶唑啉作为导向基团的催化环丁烷对映选择性C(sp 3)-H化的第一个例子。已发现手性双齿硼烷配体前体的组合可有效催化C(sp 3)-H化反应,从而提供具有良好至优异对映选择性的各种环丁基硼酸酯。通过将立体成因的C-B键转换为其他功能,我们还证明了当前方法的合成效用。
  • Iridium-Catalyzed Enantioselective α-C(sp<sup>3</sup>)–H Borylation of Azacycles
    作者:Lili Chen、Yuhuan Yang、Luhua Liu、Qian Gao、Senmiao Xu
    DOI:10.1021/jacs.0c06756
    日期:2020.7.15
    enantioselective α-C(sp3)-H borylation of a wide range of azacycles. The combination of an iridium precursor and a chiral bidentate boryl ligand has shown effectively differentiating enantiotropic methylene C-H bonds from a single carbon center, affording a variety of synthetically useful cyclic amines from readily available starting materials with good to excellent enantioselectivities.
    我们在此报告了催化的多种氮杂环的对映选择性 α-C(sp3)-H 硼酸化。前体和手性双齿配体的组合已显示有效区分对映亚甲基 CH 键与单个碳中心,从易于获得的起始材料中提供各种合成有用的环胺,具有良好到出色的对映选择性。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E,Z)-他莫昔芬N-β-D-葡糖醛酸 (E/Z)-他莫昔芬-d5 (4S,5R)-4,5-二苯基-1,2,3-恶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5R,5''R)-2,2''-(1-甲基亚乙基)双[4,5-二氢-4,5-二苯基恶唑] (4R,5S)-4,5-二苯基-1,2,3-恶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R,4''R,5S,5''S)-2,2''-(1-甲基亚乙基)双[4,5-二氢-4,5-二苯基恶唑] (1R,2R)-2-(二苯基膦基)-1,2-二苯基乙胺 鼓槌石斛素 黄子囊素 高黄绿酸 顺式白藜芦醇三甲醚 顺式白藜芦醇 顺式己烯雌酚 顺式-白藜芦醇3-O-beta-D-葡糖苷酸 顺式-桑皮苷A 顺式-曲札芪苷 顺式-二苯乙烯 顺式-beta-羟基他莫昔芬 顺式-a-羟基他莫昔芬 顺式-3,4',5-三甲氧基-3'-羟基二苯乙烯 顺式-1-(3-甲基-2-萘基)-2-(2-萘基)乙烯 顺式-1,2-双(三甲基硅氧基)-1,2-双(4-溴苯基)环丙烷 顺式-1,2-二苯基环丁烷 顺-均二苯乙烯硼酸二乙醇胺酯 顺-4-硝基二苯乙烯 顺-1-异丙基-2,3-二苯基氮丙啶 非洲李(PRUNUSAFRICANA)树皮提取物 阿非昔芬 阿里可拉唑 阿那曲唑二聚体 阿托伐他汀环氧四氢呋喃 阿托伐他汀环氧乙烷杂质 阿托伐他汀环(氟苯基)钠盐杂质 阿托伐他汀环(氟苯基)烯丙基酯 阿托伐他汀杂质D 阿托伐他汀杂质94 阿托伐他汀杂质7 阿托伐他汀杂质5 阿托伐他汀内酰胺钠盐杂质 阿托伐他汀中间体M4 阿奈库碘铵 锌(II)(苯甲醛)(四苯基卟啉) 银松素 铜酸盐(5-),[m-[2-[2-[1-[4-[2-[4-[[4-[[4-[2-[4-[4-[2-[2-(羧基-kO)苯基]二氮烯基-kN1]-4,5-二氢-3-甲基-5-(羰基-kO)-1H-吡唑-1-基]-2-硫代苯基]乙烯基]-3-硫代苯基]氨基]-6-(苯基氨基)-1,3,5-三嗪-2-基]氨基]-2-硫代苯基]乙烯基]-3-硫代 铒(III) 离子载体 I 铀,二(二苯基甲酮)四碘- 钾钠2,2'-[(E)-1,2-乙烯二基]二[5-({4-苯胺基-6-[(2-羟基乙基)氨基]-1,3,5-三嗪-2-基}氨基)苯磺酸酯](1:1:1) 钠{4-[氧代(苯基)乙酰基]苯基}甲烷磺酸酯 钠;[2-甲氧基-5-[2-(3,4,5-三甲氧基苯基)乙基]苯基]硫酸盐 钠4-氨基二苯乙烯-2-磺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