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6-dibromo-2-naphthyl tosylate | 42768-99-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6-dibromo-2-naphthyl tosylate
英文别名
1,6-dibromonaphthalen-2-yl 4-methylbenzenesulfonate;1,6-Dibrom-2-tosyloxy-naphthalin;1,6-Dibrom-2-naphthyl-p-toluolsulfonat;1,6-Dibromonaphthalen-2-yl 4-methylbenzene-1-sulfonate;(1,6-dibromonaphthalen-2-yl) 4-methylbenzenesulfonate
1,6-dibromo-2-naphthyl tosylate化学式
CAS
42768-99-0
化学式
C17H12Br2O3S
mdl
——
分子量
456.154
InChiKey
BGUIDXZOHUJKNY-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44
  • 重原子数:
    23.0
  • 可旋转键数:
    3.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6
  • 拓扑面积:
    43.37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3.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6-dibromo-2-naphthyl tosylate四(三苯基膦)钯正丁基锂 作用下, 以 2-甲基四氢呋喃正己烷 为溶剂, 反应 5.0h, 生成 6-bromo-1-(4-methoxyphenyl)naphthalen-2-yl 4-methylbenzenesulfonate
    参考文献:
    名称:
    使用集成的连续流/批处理方案对多卤素取代的(杂)芳基甲苯磺酸盐进行区域选择性邻芳基化
    摘要:
    多卤素取代的(杂)芳基甲苯磺酸酯的区域选择性邻位芳基化已采用集成的连续流/批处理方案进行了研究。使用n -BuLi 和 ZnCl 2对(杂)芳基甲苯磺酸酯进行区域选择性邻位金属化是使用连续流动化学在 10.92 秒的短停留时间内有效实现的,而无需去除甲苯磺酰氧基。Pd 催化的各种(杂)芳基碘化物与生成的芳基锌物质的 Negishi 偶联反应在室温下很容易进行,产率为 31% 至 98%。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四步线性合成吡仑帕奈,总收率为43%。
    DOI:
    10.1002/adsc.202201194
  • 作为产物:
    描述:
    1,6-二溴-2-萘酚对甲苯磺酰氯4-二甲氨基吡啶三乙胺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94 %的产率得到1,6-dibromo-2-naphthyl tosy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使用集成的连续流/批处理方案对多卤素取代的(杂)芳基甲苯磺酸盐进行区域选择性邻芳基化
    摘要:
    多卤素取代的(杂)芳基甲苯磺酸酯的区域选择性邻位芳基化已采用集成的连续流/批处理方案进行了研究。使用n -BuLi 和 ZnCl 2对(杂)芳基甲苯磺酸酯进行区域选择性邻位金属化是使用连续流动化学在 10.92 秒的短停留时间内有效实现的,而无需去除甲苯磺酰氧基。Pd 催化的各种(杂)芳基碘化物与生成的芳基锌物质的 Negishi 偶联反应在室温下很容易进行,产率为 31% 至 98%。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四步线性合成吡仑帕奈,总收率为43%。
    DOI:
    10.1002/adsc.20220119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and DFT studies of novel aryloxymaleimides via 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 of tosyloxy group
    作者:Maocai Yan、Zhen Zhang、Jinhui Zhou、Wei Li、Chunyan Zhang、Jingchang Zhang、Huannan Wang、Xuelu Yang、Shuai Fan、Zhaoyong Yang
    DOI:10.1016/j.molstruc.2019.04.020
    日期:2019.8
    barrier and reaction free energy, were calculated using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reaction were discussed. Theoretical computations showed that this 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 is favorable both kinetically and thermodynamically, while electron-withdrawing groups on phenols are harmful to such reactions. This study will provide new knowledge and insights on the chemical
    摘要 马来酰亚胺骨架广泛分布于多种物质中,马来酰亚胺是有机合成和生物共轭等许多相关学科中非常有用的基石。甲苯磺酰氧基(-OTs)作为一种优良的离去基团,在有机合成中非常受欢迎;然而,关于在马来酰亚胺支架上使用 -OTs 组的报道非常罕见。在这项研究中,3-甲苯磺酰氧基马来酰亚胺由 l-酒石酸制备,并用于在 PTC 条件下与各种萘酚反应,通过亲核取代得到 3-芳氧基马来酰亚胺。由于竞争性酯交换反应,反应产率不高;然而,如果可以通过适当的反应条件抑制副反应,则该反应将是可行的。通过理论计算研究了反应机理。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了反应的中间体和过渡态,以及势垒和反应自由能,并讨论了影响反应的因素。理论计算表明,这种亲核取代在动力学和热力学上都是有利的,而苯酚上的吸电子基团对这种反应有害。这项研究将为马来酰亚胺甲苯磺酰氧基的化学性质以及相关化学反应提供新的知识和见解。理论计算表明,这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