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3,5-Tris(3,5-dimethylpyrazol-1-ylmethyl)-2,4,6-trimethylbenzene | 172606-27-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3,5-Tris(3,5-dimethylpyrazol-1-ylmethyl)-2,4,6-trimethylbenzene
英文别名
1,3,5-tris(3,5-dimethylpyrazole-1-yl-methyl)-2,4,6-trimethylbenzene;tdtb;1,1',1"-((2,4,6-Trimethylbenzene-1,3,5-triyl)tris(methylene))tris(3,5-dimethyl-1H-pyrazole);1-[[3,5-bis[(3,5-dimethylpyrazol-1-yl)methyl]-2,4,6-trimethylphenyl]methyl]-3,5-dimethylpyrazole
1,3,5-Tris(3,5-dimethylpyrazol-1-ylmethyl)-2,4,6-trimethylbenzene化学式
CAS
172606-27-8
化学式
C27H36N6
mdl
——
分子量
444.623
InChiKey
YAQLFHHVAAOUHI-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636.0±55.0 °C(Predicted)
  • 密度:
    1.13±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1
  • 重原子数:
    33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4
  • 拓扑面积:
    53.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Et4N]4[WS4Cu4I6] 、 N,N-二甲基甲酰胺1,3,5-Tris(3,5-dimethylpyrazol-1-ylmethyl)-2,4,6-trimethylbenzene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以60%的产率得到[(W(μ2-S)2(μ3-S)2Cu3(1,3,5-tris(3,5-dimethylpyrazol-1-ylmethyl)-2,4,6-trimethylbenzene))2(μ-I)2]*2DMF
    参考文献:
    名称:
    Formation of dimeric and polymeric W/Cu/S clusters via degradation or expansion of the cluster core in [Et4N]4[WS4Cu4I6]
    摘要:
    前体簇 [Et4N]4[WS4Cu4I6] (1) 与两个当量的反应。 1,1'-(1,4-丁二基)双(3,5-二甲基-吡唑)(bbd)或1,3,5-三(3,5-二甲基-吡唑基-1-基甲基)-2, MeCN/DMF 中的 4,6-三甲苯 (tdtb) 提供二聚簇 [WS4Cu3I(μ-bbd)]2 (2) 和 [{WS4Cu3(tdtb)}2(μ-I)2]·2DMF (3·2DMF) ), 分别。 1 与 2 当量的溶剂热反应。 bbd 在 MeCN/DMF 中于 90 °C 反应 24 小时,导致形成二聚簇 [Et4 N]6[{WS4Cu5(μ-I)2I4}2(μ-bbd)] (4),而 1两个当量。 1,3,5-三(咪唑-1-基甲基)-2,4,6-三甲苯(titb)在DMF中在120℃下得到聚合物簇{[WS4Cu2(titb)]·0.5H2O}n(5 )。通过元素分析、IR、UV-vis、1H NMR 和单晶 X 射线晶体学对化合物 2-5 进行了表征。化合物2具有双巢状结构,其中两个巢状[WS4Cu3]核通过一对bbd配体连接,而化合物3具有双蝴蝶状结构,其中两个[WS4Cu3(tdtb)]片段通过两个配体连接桥接碘化物。化合物 4 具有双双半开立方烷状结构,其中一对双半开立方烷状 [WS4Cu5] 核通过一个 bbd 配体桥接。化合物5具有独特的双重互穿3D(102·12)核心(102·12)titb网络,其中每个线性[WS4Cu2]核心充当T形3连接节点,每个titb配体充当三角锥体3-连接节点。 2-5的核心结构与1的鞍形[WS4Cu4]核心不同,这可能归因于1的簇核在反应过程中的降解或膨胀。此外,还通过使用 532 nm 的 Z 扫描技术研究了 1-4 在 DMF 中的三阶非线性光学 (NLO) 性质。
    DOI:
    10.1039/b816312j
  • 作为产物:
    描述:
    3,5-二甲基吡唑2,4,6-三溴甲基三甲基苯 在 sodium hydride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26.0h, 以61%的产率得到1,3,5-Tris(3,5-dimethylpyrazol-1-ylmethyl)-2,4,6-trimethylbenzene
    参考文献:
    名称:
    Structural Examination of Halogen-Bonded Co-Crystals of Tritopic Acceptors
    摘要:
    一系列含有静电和几何等效结合位点的三亚甲基N-杂环化合物被合成,并经过系统的与选择的全氟碘芳烃共结晶,以绘制它们的结构景观。超过70%的尝试反应通过红外光谱表明产生了共结晶体。报道了四个新的晶体结构,在所有这些结构中,受体上至少有一个潜在的结合位点是空缺的。所有位点缺乏卤键主要归因于碘芳烃供体上σ孔的失活,部分归因于立体位阻。含有5,6-二甲基苯并咪唑衍生物的三亚甲基受体在固态中形成离散的四聚体聚集体,而吡唑和咪唑类似物组装成卤键结合的一维链。
    DOI:
    10.3390/molecules2301016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oly(pyrazol-1-ylmethyl)Benzenes: New Multidentate Ligands
    作者:CM Hartshorn、PJ Steel
    DOI:10.1071/ch9951587
    日期:——

    Twelve new multidentate poly(pyrazol-1-ylmethyl)benzene ligands , (5)-(16), have been synthesized by phase-transfer-catalysed alkylations of pyrazoles with poly( bromomethyl )benzenes, and their 1H and 13C n.m.r. spectra have been fully assigned. X-Ray crystal structure determinations have been carried out on the tetrachloropalladate salt of the diprotonated form of 1,4-bis(3,5-dimethylpyrazol-1-ylmethyl)-2,3,5,6-tetramethylbenzene and on hexakis (pyrazol-1-ylmethyl)benzene.

    通过吡唑与聚(溴甲基)苯的相转移催化烷基化反应,合成了十二种新的多齿聚(吡唑-1-基甲基)苯配体(5)-(16),并完全分配了它们的 1H 和 13C n.m.r. 光谱。对 1,4-双(3,5-二甲基吡唑-1-基甲基)-2,3,5,6-四甲基苯的二质子化形式的四盐和六(吡唑-1-基甲基)苯进行了 X 射线晶体结构测定。
  • 一种含有3,5-二甲基吡唑的三角配体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申请人:辽宁大学
    公开号:CN109081809A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3,5‑二甲基吡唑的三角配体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以无ZnCl 2 、多聚甲醛、浓盐酸和1,3,5‑三甲基苯为原料,先制备中间产物1,3,5‑三(甲基)‑2,4,6‑三甲基苯,然后在乙腈作溶剂的条件下,中间产物、无碳酸与3,5‑二甲基吡唑搅拌反应后,得到目标产物。本发明制备的含有3,5‑二甲基吡唑的三角配体可作为硝化抑制剂,可有效的调节态氮肥在土壤中的硝化过程,使土壤中根离子保持较高的含量,这种新型抑制剂具有用量低、抑制率高、半衰期长、毒性小、对环境影响小,因此可以在肥料中进行应用。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