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R,3S)-3-Benzyloxy-2-[2-hydroxy-3-(4-oxo-4H-pyrido[3,2-d]pyrimidin-3-yl)-propyl]-piperidine-1-carboxylic acid benzyl ester | 884484-88-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R,3S)-3-Benzyloxy-2-[2-hydroxy-3-(4-oxo-4H-pyrido[3,2-d]pyrimidin-3-yl)-propyl]-piperidine-1-carboxylic acid benzyl ester
英文别名
——
(2R,3S)-3-Benzyloxy-2-[2-hydroxy-3-(4-oxo-4H-pyrido[3,2-d]pyrimidin-3-yl)-propyl]-piperidine-1-carboxylic acid benzyl ester化学式
CAS
884484-88-2
化学式
C30H32N4O5
mdl
——
分子量
528.608
InChiKey
KAXXWUJDADTVIC-HKAKYLBB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93
  • 重原子数:
    39.0
  • 可旋转键数:
    9.0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3
  • 拓扑面积:
    106.78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8.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R,3S)-3-Benzyloxy-2-[2-hydroxy-3-(4-oxo-4H-pyrido[3,2-d]pyrimidin-3-yl)-propyl]-piperidine-1-carboxylic acid benzyl ester 在 palladium on activated charcoal 四丙基高钌酸铵氢气N-甲基吗啉氧化物 作用下, 以 乙醇二氯甲烷 为溶剂, 20.0 ℃ 、413.68 kPa 条件下, 反应 13.0h, 生成 3-[3-((2R,3S)-3-Hydroxy-piperidin-2-yl)-2-oxo-propyl]-3H-pyrido[3,2-d]pyrimidin-4-one
    参考文献:
    名称:
    作为潜在抗疟药的常古碱类似物的合成和评价。
    摘要:
    Febrifugine 是从 Dichroa febrifuga Lour 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生物碱,作为对抗恶性疟原虫的活性成分。强肝毒性使得常古碱无法作为潜在的临床药物。在这项研究中,设计并合成了新型常古碱类似物。较低的毒性是通过减少或消除形成化学反应性和有毒中间体和代谢物的趋势来实现的。在体外评估合成化合物对氯喹敏感(D6)和氯喹抗性(W2)恶性疟原虫菌株的功效,并在新鲜分离的大鼠肝细胞中评估潜在的细胞毒性。最佳化合物的 IC(50) 优于其母体化合物常新。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化合物的毒性也比常古碱低 100 多倍。这些化合物以及潜在的设计原理可能有助于发现和开发新的抗疟药物。
    DOI:
    10.1016/j.bmcl.2006.01.009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作为潜在抗疟药的常古碱类似物的合成和评价。
    摘要:
    Febrifugine 是从 Dichroa febrifuga Lour 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生物碱,作为对抗恶性疟原虫的活性成分。强肝毒性使得常古碱无法作为潜在的临床药物。在这项研究中,设计并合成了新型常古碱类似物。较低的毒性是通过减少或消除形成化学反应性和有毒中间体和代谢物的趋势来实现的。在体外评估合成化合物对氯喹敏感(D6)和氯喹抗性(W2)恶性疟原虫菌株的功效,并在新鲜分离的大鼠肝细胞中评估潜在的细胞毒性。最佳化合物的 IC(50) 优于其母体化合物常新。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化合物的毒性也比常古碱低 100 多倍。这些化合物以及潜在的设计原理可能有助于发现和开发新的抗疟药物。
    DOI:
    10.1016/j.bmcl.2006.01.00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