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C–H活化与O 2活化的结合是有机合成的重要目标。新的实验和计算结果,以及数十年来积累的实验结果,现在已明确地将经典的Co(salen)配合物将O 2活化与C–H活化联系起来。一个通用的整体机制框架可以合理化表面上多样化的Co III(salen)过氧,超氧,有机和醇盐配合物的形成。DFT计算表明,
钴(III)超级氧,二
钴(III)过氧和
钴(III)氢过氧配合物都是可行的中间体,可作为氢原子转移反应的参与者,而
钴(IV)氧羰基中间体的可能性不大。反应条件将确定所遵循的途径,所有途径都通过超氧配合物Co III(salen)(O 2)(MeOH)(EPR:g = 2.025,A = 19 G)的初始形成而引发。有机和醇盐
配体均来自溶剂介质,反应性趋势表明,相应溶剂底物C–H的p K a和BDE的组合非常重要。这些数据解释为什么界标,结构特征在于,μ 2 -η 1,η 2 -peroxide和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