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ethyl 3-[5-acetoxy-6-oxocyclohex-1-en-1-yl]propanoate | 622852-54-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ethyl 3-[5-acetoxy-6-oxocyclohex-1-en-1-yl]propanoate
英文别名
ethyl 3-(5-acetyloxy-6-oxocyclohexen-1-yl)propanoate
ethyl 3-[5-acetoxy-6-oxocyclohex-1-en-1-yl]propanoate化学式
CAS
622852-54-4
化学式
C13H18O5
mdl
——
分子量
254.283
InChiKey
QVLKLXQBBLRABQ-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69.1±42.0 °C(Predicted)
  • 密度:
    1.14±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55
  • 重原子数:
    18.0
  • 可旋转键数:
    5.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2
  • 拓扑面积:
    69.67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5.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ethyl 3-[5-acetoxy-6-oxocyclohex-1-en-1-yl]propanoate 在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 cerium(III) chloride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2.5h, 以85%的产率得到ethyl 3-[(5RS,6RS)-5-acetoxy-6-hydroxycyclohex-1-en-1-yl]propanoate
    参考文献:
    名称:
    环氧化和环氧化物开放反应在合成高度官能化的1-oxaspiro [4.5] decan-2-ones和相关化合物中的应用
    摘要:
    3-(6-羟基环己-1-烯-1-基)丙酸乙酯的环氧化(11)提供了顺式环氧化合物12。通过调用螯合控制的环氧化物,可以得到三醇衍生物13和14或螺内酯25。从溴化物26和27中除去HBr产生螺环己烯酮28和29。双键的环氧化以非对映选择性的方式发生,分别得到环氧化物30和31。用LiBr / AcOH处理环氧化物31得到溴代醇38。以“旋转愉快”的方式,通过消除,环氧化和环氧化物开环,将38进一步在环己烷环上官能化,得到溴代醇43。在这些研究过程中产生的其他环己烷衍生物包括环己烯酮19和环己二醇23。另外,螺内酯29的烯醇化叠氮化以非对映选择性的方式进行,从而提供α-叠氮基内酯32。
    DOI:
    10.1016/j.tet.2003.08.010
  • 作为产物:
    描述:
    3-(6-氧代环己烯-1-基)丙酸乙酯 、 manganese triacetate 以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69%的产率得到ethyl 3-[5-acetoxy-6-oxocyclohex-1-en-1-yl]propanoate
    参考文献:
    名称:
    环氧化和环氧化物开放反应在合成高度官能化的1-oxaspiro [4.5] decan-2-ones和相关化合物中的应用
    摘要:
    3-(6-羟基环己-1-烯-1-基)丙酸乙酯的环氧化(11)提供了顺式环氧化合物12。通过调用螯合控制的环氧化物,可以得到三醇衍生物13和14或螺内酯25。从溴化物26和27中除去HBr产生螺环己烯酮28和29。双键的环氧化以非对映选择性的方式发生,分别得到环氧化物30和31。用LiBr / AcOH处理环氧化物31得到溴代醇38。以“旋转愉快”的方式,通过消除,环氧化和环氧化物开环,将38进一步在环己烷环上官能化,得到溴代醇43。在这些研究过程中产生的其他环己烷衍生物包括环己烯酮19和环己二醇23。另外,螺内酯29的烯醇化叠氮化以非对映选择性的方式进行,从而提供α-叠氮基内酯32。
    DOI:
    10.1016/j.tet.2003.08.01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