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4R)-4-benzyl-4,5-dihydro-1,3-oxazol-2-yl]aniline | 1309576-81-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4R)-4-benzyl-4,5-dihydro-1,3-oxazol-2-yl]aniline
英文别名
2-(4-benzyl-4,5-dihydrooxazol-2-yl)aniline;R-benzyl-2-amino-phenyloxazoline
2-[(4R)-4-benzyl-4,5-dihydro-1,3-oxazol-2-yl]aniline化学式
CAS
1309576-81-5
化学式
C16H16N2O
mdl
——
分子量
252.316
InChiKey
ZNHOQAYNVLEAPF-CYBMUJFW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433.5±28.0 °C(Predicted)
  • 密度:
    1.18±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66
  • 重原子数:
    19.0
  • 可旋转键数:
    3.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9
  • 拓扑面积:
    47.61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3.0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4R)-4-benzyl-4,5-dihydro-1,3-oxazol-2-yl]aniline三乙胺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丙酮 为溶剂, 反应 44.0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具有恶唑啉基骨架的非手性和手性 NNN-钳状镍配合物:在酮转移氢化中的应用
    摘要:
    我们描述了新的 NNN-恶唑啉基-钳状镍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在酮转移氢化中的应用。非手性 NNN-配体,R' 2 -恶唑啉基-2-C 6 H 4 -NH-C(O)CH 2 NEt 2 [( R'2-Ox NNN Et2 )–H; R' = H ( 3a ), R' = Me ( 3b )], 和手性配体, ( R )-R'-恶唑啉基-2-C 6 H 4 -NH-C(O)CH 2 NEt 2 [( R )-( R'-Ox NNN Et2 )-H; R' = Ph ( 3c ), R' = CH 2 Ph (3d ), R' = i Pr ( 3e ), R' = CH 2 i Pr ( 3f )],被有效地合成。用 (DME)NiCl 2处理这些配体得到所需的酰胺-钳状镍配合物,( R'2-Ox NNN Et2 )NiCl [R' = H ( 4a ), R' = Me ( 4b )] 和 ( R'
    DOI:
    10.1039/d1nj01698a
  • 作为产物:
    描述:
    D-苯丙氨醇2-氨基苯甲腈 在 zinc(II) chloride 作用下, 以 氯苯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71%的产率得到2-[(4R)-4-benzyl-4,5-dihydro-1,3-oxazol-2-yl]aniline
    参考文献:
    名称:
    含1,2,4-三嗪环的手性恶唑啉配体及其在Cu催化的不对称亨利反应中的应用
    摘要:
    通过3-卤代1,2,4-三嗪与2-(邻氨基苯基)恶唑啉的Pd催化胺化反应合成了11种新的配体类,其中包括手性恶唑啉和1,2,4-三嗪环。研究了3-卤代1,2,4-三嗪的布赫瓦尔德-哈特维格胺胺化反应,以建立标题配体合成的最佳条件。在硝基甲烷与各种芳香族和脂肪族醛的不对称亨利反应中评估了新配体的催化活性。以高收率(高达95%)和中等至良好的对映选择性(高达82%ee)获得了β-羟基硝基烷。
    DOI:
    10.1016/j.tet.2013.06.08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esign and Discovery of Novel Chiral Antifungal Amides with 2-(2-Oxazolinyl)aniline as a Promising Pharmacophore
    作者:Lu Zhang、Wei Li、Taifeng Xiao、Zehua Song、René Csuk、Shengkun Li
    DOI:10.1021/acs.jafc.8b02778
    日期:2018.8.29
    toward the discovery of chiral antifungal amides turned to the optimization of their polar regions with 2-(2-oxazolinyl)aniline as a known pharmacophore. Scaffold hopping and bioactivity-guided convergent synthesis enabled the identification of promising antifungal categories. Fine tuning of the substituents and chirality furnished seven amides (1s, 1t, 2d, 2h, 2j, 3k, and 2l) as antifungal candidates
    受成熟的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s)的启发,我们对发现手性抗真菌酰胺的不懈努力转向使用2-(2-恶唑啉基)苯胺作为已知药效团优化其极性区域。脚手架跳跃和生物活性指导的收敛合成使有希望的抗真菌类别的鉴定。取代基和手性的精细调节提供了7种酰胺(1s,1t,2d,2h,2j,3k和2l)作为抗真菌候选物,其EC 50值低于5 mg / L。进行了无环酸手性酰胺作为SDHIs的首次研究,选择2d作为灰葡萄孢的有希望的候选物,其在50 mg / L时的预防效果高达93.9%,优于Boscalid。针对化合物2d及其非对映异构体,模拟了具有不同构型的化合物之间的不同结合模型。合成可及性和成本效益的优势突出了化合物2d作为已知SDHI杀菌剂的良好替代品的实际潜力。
  • 一种α-肟基苯乙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作为农用杀菌剂的应用
    申请人:贵州大学
    公开号:CN115433141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α‑基苯乙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作为农用杀菌剂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α‑基苯乙酰胺类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结构;本发明提供的α‑基苯乙酰胺类化合物以芳基乙酰胺作为骨架结构,在芳基乙酰胺结构中与酰基相邻的碳上修饰基,得到α‑基芳基乙酰胺结构;同时在芳基乙酰胺结构中的基上修饰芳基噁唑啉结构,得到的α‑基苯乙酰胺类化合物通过骨架结构上的基与芳基噁唑啉基共同作用,能够对植物真菌病害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