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benzyl-2-bromomethyl-2-methylaziridine | 1281963-96-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benzyl-2-bromomethyl-2-methylaziridine
英文别名
1-Benzyl-2-(bromomethyl)-2-methylaziridine
1-benzyl-2-bromomethyl-2-methylaziridine化学式
CAS
1281963-96-9
化学式
C11H14BrN
mdl
——
分子量
240.143
InChiKey
PDAZBUKXHUDSNG-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5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5
  • 拓扑面积:
    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benzyl-2-bromomethyl-2-methylaziridine 在 lithium aluminium tetrahydr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35.0h, 生成 3-benzyl-5-chloromethyl-5-methylthiazolidin-2-one
    参考文献:
    名称:
    LiAlH4 - 诱导的硫杂-氮杂-佩恩重排功能化 2-(硫氰酸根合甲基)氮丙啶为 2-(氨甲基)硫杂丙烷,作为 5-(氯甲基)噻唑烷-2-酮的入口
    摘要:
    具有不同取代模式的未活化的 2-(硫氰酸根合甲基)氮丙啶被用作底物,以实现 LiAlH4 促进的硫杂-氮杂-佩恩重排,从而以良好到优异的产率(78-94%)获得功能化的 2-(氨甲基)硫杂丙环。开发的策略涉及硫氰酸根部分的氢化物还原,然后是分子内氮丙啶开环。随后将获得的 2-(氨基甲基) 环硫化物中间体暴露于三光气导致 5-(氯甲基) 噻唑烷-2-酮的形成。
    DOI:
    10.1002/ejoc.201700549
  • 作为产物:
    描述:
    N-benzyl-2,3-dibromo-2-methylpropan-1-imine 在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36.0h, 以89%的产率得到1-benzyl-2-bromomethyl-2-methylaziridine
    参考文献:
    名称:
    经由氮丙啶至氮丙啶重排的3-甲氧氮杂环丁烷的合成及反应机理的理论合理化
    摘要:
    N-亚烷基-(2,3-二溴-2-甲基丙叉基)胺和N-(2,3-二溴-2-甲基丙叉基)苄胺的合成效用是通过3-甲氧基-3-甲基氮杂环丁烷的意外合成证明的在稀有氮丙啶至氮杂环丁烷重排的回流条件下,用硼氢化钠的甲醇溶液处理。这些发现与密切相关的N-亚烷基-(2,3-二溴丙基)胺的已知反应性相反,所述N-亚烷基-(2,3-二溴丙基)胺在相同反应条件下容易转化为2-(溴甲基)氮丙啶。实验研究和理论合理性均提供了对反应机理的深入了解。
    DOI:
    10.1021/jo102555r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olvent-Controlled Selective Transformation of 2-Bromomethyl-2-methylaziridines to Functionalized Aziridines and Azetidines
    作者:Sonja Stanković、Hannelore Goossens、Saron Catak、Meniz Tezcan、Michel Waroquier、Veronique Van Speybroeck、Matthias D’hooghe、Norbert De Kimpe
    DOI:10.1021/jo202637a
    日期:2012.4.6
    The reactivity of 2-bromomethyl-2-methylaziridines toward oxygen, sulfur, and carbon nucleophiles in different solvent systems was investigated. Remarkably, the choice of the solvent has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reaction outcome, enabling the selective formation of either functionalized aziridines in dimethylformamide (through direct bromide displacement) or azetidines in acetonitrile (through rearrangement
    研究了2-溴甲基-2-甲基氮丙啶在不同溶剂体系中对氧,和碳亲核试剂的反应性。值得注意的是,溶剂的选择对反应结果有深远的影响,能够选择性地形成二甲基甲酰胺中的官能化氮丙啶(通过直接化物置换)或乙腈中的氮杂环丁烷(通过双环叠氮基中间体重排)。另外,通过DFT计算进一步支持了实验观察到的2-溴甲基-2-甲基氮丙啶的溶剂依赖性行为。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