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氟菌胺(试验代号:NF149,通用名称:cyflufenamid,商品名称:单剂Pancho、混剂PanchoTF)是日本曹达公司开发的一种新型酰胺类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各种作物的白粉病。它具有优异的保护、治疗活性、持效活性和耐雨水冲刷活性,并且与目前使用的多种杀菌剂之间没有交互抗性。因此,为了有效防止抗性的发生和扩展,与其他杀菌剂混用是必要的。
作用机制环氟菌胺通过抑制白粉病菌生活史中菌丝上分生的吸器的形成、吸器的生长、次生菌丝的生长以及附着器的形成。不过,其对孢子萌发和芽方面的作用机理还在研究之中。试验结果表明,环氟菌胺与其他杀菌剂如吗啉类、三唑类、苯并咪唑类、嘧啶胺类、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及苯氧喹啉等之间没有交互抗性。
理化性质环氟菌胺是一种具有芳香味的白色固体,熔点为61.5~62.5℃,沸点为256.8℃。其相对密度在20℃时为1.347,蒸汽压在20℃时为3.54×10^-2mPa。分配系数Kow-lgP值为4.70(25℃,pH 6.75),亨利常数计算值为2.81×10^-2Pa·am^3/mol。环氟菌胺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如下:水(pH4)0.014g/L,(pH6.5)0.52g/L,(pH10)0.12g/L;二氯甲烷902g/L,内酮920g/L,二甲苯658g/L,乙腈943g/L,甲醇653g/L,乙醇500g/L,乙酸乙酯808g/L,正己烷18.6g/L,正庚烷15.7g/L。在pH 4~7的水溶液中稳定,DH9水溶液的DT为288天;水溶液光解DT为594天。其pKa值为12.08。
应用环氟菌胺在室内保护活性试验中的结果显示,对小麦、黄瓜、草莓、苹果和葡萄白粉病的ECs分别为0.2mg/L、0.2mg/L、0.2mg/L、0.8mg/L和0.8mg/L。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环氟菌胺不仅具有优异的保护和治疗活性,还拥有很好的持效性和耐雨水冲刷性。尽管其在植物体内的移动活性较差(即内吸活性差),但它对作物安全。大田药效试验结果显示,推荐使用剂量为25g/hm;在该剂量下,环氟菌胺对小麦白粉病的保护和治疗防效超过90%,优于苯氧喹啉(quinoxyfen)150g/hm²、丁苯吗啉(fenpropimorph) 750g/hm²的防效,并且表现出明显的增产效果。试验还表明,环氟菌胺与目前使用的多种杀菌剂之间无交互抗性。此外,18.5%WDG(环氟菌胺+氟菌)的活性明显优于单剂。
合成方法以3,4-二氯三氟甲苯为原料,可制得环氟菌胺。
大鼠急性经口LD₅₀>5000mg/kg,大鼠急性经皮LD₅₀>2000mg/kg。大鼠急性吸入LC₅₀(4h)>4.76mg/L。环氟菌胺对兔子皮肤无刺激性,但对兔子眼睛有轻微刺激性,对豚鼠皮肤无致敏性。雄、雌大鼠吸入LC₅₀(4h)>4.76mg/kg。狗的NOEL值(长期观察)为4.14mg/kg。根据不同机构的推荐,ADI值分别为:BfR 2006年 推荐值为0.04mg/kg;EC2008年推荐值为0.017mg/kg;FSC推荐值为0.041mg/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