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7-acetamidyl-4-methyl-2-(1H-benzo[d]imidazolyl)-1,8-naphthyridine | 1403937-34-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7-acetamidyl-4-methyl-2-(1H-benzo[d]imidazolyl)-1,8-naphthyridine
英文别名
N-[7-(1H-benzimidazol-2-yl)-5-methyl-1,8-naphthyridin-2-yl]acetamide
7-acetamidyl-4-methyl-2-(1H-benzo[d]imidazolyl)-1,8-naphthyridine化学式
CAS
1403937-34-7
化学式
C18H15N5O
mdl
——
分子量
317.35
InChiKey
ITTIZSWFOLYYKW-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6
  • 重原子数:
    24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1
  • 拓扑面积:
    83.6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ickel(II) sulphate7-acetamidyl-4-methyl-2-(1H-benzo[d]imidazolyl)-1,8-naphthyridine乙醇 为溶剂, 生成 (7-acetamidyl-4-methyl-2-(1H-benzo[d]imidazolyl)-1,8-naphthyridine)2Ni2+
    参考文献:
    名称:
    1,8-萘啶衍生的Ni 2+ / Cu 2 + -选择性荧光化学传感器,具有不同的电荷转移过程
    摘要:
    开发了一种基于1,8-萘啶的高荧光化学传感器,该传感器在宽pH范围(4-10)的水溶液中和细胞环境中对Ni 2+ / Cu 2+的灵敏度均高于其他阳离子,并且具有选择性。诸如乙酸根,硫酸根,硝酸根和高氯酸根之类的抗衡离子对这种金属离子的检测没有影响。乙二胺对原位制备的Cu 2+络合物具有比Ni 2+络合物更高的选择性,可用于区分Ni 2+和Cu 2+。Ni 2+诱导的荧光开-关机制被揭示是由分子内的电荷从金属转移到配体介导的,而由Cu介导的2+涉及分子内电荷从配体到金属的转移,这已被皮秒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法和随时间变化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所证实。
    DOI:
    10.1021/ic3018453
  • 作为产物:
    描述:
    2,6-二氨基吡啶 在 selenium(IV) oxide 、 硫酸sodium hydrogensulfite 作用下, 以 1,4-二氧六环乙醇溶剂黄146 为溶剂, 反应 5.5h, 生成 7-acetamidyl-4-methyl-2-(1H-benzo[d]imidazolyl)-1,8-naphthyridine
    参考文献:
    名称:
    1,8-萘啶衍生的Ni 2+ / Cu 2 + -选择性荧光化学传感器,具有不同的电荷转移过程
    摘要:
    开发了一种基于1,8-萘啶的高荧光化学传感器,该传感器在宽pH范围(4-10)的水溶液中和细胞环境中对Ni 2+ / Cu 2+的灵敏度均高于其他阳离子,并且具有选择性。诸如乙酸根,硫酸根,硝酸根和高氯酸根之类的抗衡离子对这种金属离子的检测没有影响。乙二胺对原位制备的Cu 2+络合物具有比Ni 2+络合物更高的选择性,可用于区分Ni 2+和Cu 2+。Ni 2+诱导的荧光开-关机制被揭示是由分子内的电荷从金属转移到配体介导的,而由Cu介导的2+涉及分子内电荷从配体到金属的转移,这已被皮秒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法和随时间变化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所证实。
    DOI:
    10.1021/ic301845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1,8-Naphthyridine-Derived Ni<sup>2+</sup>/Cu<sup>2+</sup>-Selective Fluorescent Chemosensor with Different Charge Transfer Processses
    作者:Zhanxian Li、Wanying Zhao、Xiaoya Li、Yanyan Zhu、Chunmei Liu、Lina Wang、Mingming Yu、Liuhe Wei、Mingsheng Tang、Hongyan Zhang
    DOI:10.1021/ic3018453
    日期:2012.11.19
    1,8-naphthyridine with high sensitivity and selectivity toward Ni2+/Cu2+ over other cations both in aqueous solution over a wide pH range (4–10) and in cellular environments was developed. Counteranions such as acetate, sulfate, nitrate, and perchlorate have no influence on the detection of such metal ions. Ethylenediamine showed high selectivity toward the in situ-prepared Cu2+ complex over the Ni2+
    开发了一种基于1,8-萘啶的高荧光化学传感器,该传感器在宽pH范围(4-10)的水溶液中和细胞环境中对Ni 2+ / Cu 2+的灵敏度均高于其他阳离子,并且具有选择性。诸如乙酸根,硫酸根,硝酸根和高氯酸根之类的抗衡离子对这种金属离子的检测没有影响。乙二胺对原位制备的Cu 2+络合物具有比Ni 2+络合物更高的选择性,可用于区分Ni 2+和Cu 2+。Ni 2+诱导的荧光开-关机制被揭示是由分子内的电荷从金属转移到配体介导的,而由Cu介导的2+涉及分子内电荷从配体到金属的转移,这已被皮秒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法和随时间变化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所证实。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