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R,4S)-fluoro-4-(4'-nitrophenyl)butan-2-one | 121612-40-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R,4S)-fluoro-4-(4'-nitrophenyl)butan-2-one
英文别名
4-fluoro-4-(p-nitrophenyl)butan-2-one;4-fluoro-4-(4'-nitrophenyl)-butan-2-one;4-(4-Nitrophenyl)-4-fluoro-2-butanone;4-fluoro-4-(4-nitrophenyl)butan-2-one
(4R,4S)-fluoro-4-(4'-nitrophenyl)butan-2-one化学式
CAS
121612-40-6
化学式
C10H10FNO3
mdl
——
分子量
211.193
InChiKey
MAJTUKLSMYMGQQ-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6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
  • 拓扑面积:
    62.9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R,4S)-fluoro-4-(4'-nitrophenyl)butan-2-one 在 sodium formate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生成 对硝基苄叉丙酮
    参考文献:
    名称:
    从 4-Fluoro-4-(4'-nitrophenyl)butan-2-one 中碱促进 HF 消除的机制:包括离开组 18F/19F KIE 在内的多同位素效应研究
    摘要:
    离开基团氟以及初级和次级氘动力学同位素效应 (KIE) 已被确定用于碱促进从水溶液中的 4-氟-4-(4'-硝基苯基)丁-2-one 消除氟化氢解决方案。对甲酸盐、乙酸盐和咪唑作为催化碱的消除进行了研究。使用加速器产生的短寿命放射性核素 (18) F 与天然 (19) F 结合测定氟 KIE。(19)F 底物在远程位置用 (14)C 标记,以便能够测量两种同位素底物的放射性。消除反应显示出较大的初级氘 KIE:甲酸盐、乙酸盐和咪唑分别为 3.2、3.7 和 7.5,因此排除了 E1 机制。相应的 C(4)-二次氘 KIE 为 1.038、1.050 和 1。014 和离去基团氟 KIE 分别为 1.0037、1.0047 和 1.0013。氟 KIE 的大小对应于完全 CF 键断裂的估计最大值 1.03 的 5-15%。在反应过程中没有观察到 H/D 交换。不同碱基的 KIE 的大小和趋势与
    DOI:
    10.1021/ja002513b
  • 作为产物:
    描述:
    1-(4-硝基苯基)-3-氧代-1-丁醇二乙胺基三氟化硫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0.17h, 以91%的产率得到(4R,4S)-fluoro-4-(4'-nitrophenyl)butan-2-one
    参考文献:
    名称:
    Shokat; Uno; Schultz,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994, vol. 116, # 6, p. 2261 - 2270
    摘要:
    DO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i>cis</i>-Specific Hydrofluorination of Alkenylarenes under Palladium Catalysis through an Ionic Pathway
    作者:Enrico Emer、Lukas Pfeifer、John M. Brown、Véronique Gouverneur
    DOI:10.1002/anie.201310056
    日期:2014.4.14
    paper describes the hydrofluorination of alkenes through sequential H− and F+ addition under palladium catalysis. The reaction is cis specific, thus providing access to benzylic fluorides. The mechanism of this reaction involves an ionic pathway and is distinct from known hydrofluorinations involving radical intermediates. The first catalytic enantioselective hydrofluorination is also disclosed.
    本文描述了通过连续的^ h烯烃的氢氟化-和F +除了在钯催化下。该反应是顺式 特异性的,因此提供了获得苄基氟化物的途径。该反应的机理涉及离子途径,并且与涉及自由基中间体的已知氢氟化反应不同。还公开了第一催化对映选择性氢氟化。
  • The Mechanism of Base-Promoted HF Elimination from 4-Fluoro-4-(4‘-nitrophenyl)butan-2-one: A Multiple Isotope Effect Study Including the Leaving Group <sup>18</sup>F/<sup>19</sup>F KIE
    作者:Per Ryberg、Olle Matsson
    DOI:10.1021/ja002513b
    日期:2001.3.1
    (19)F. The (19)F substrate was labeled with (14)C in a remote position to enable radioactivity measurement of both isotopic substrates. The elimination reaction exhibits large primary deuterium KIEs: 3.2, 3.7, and 7.5 for formate, acetate, and imidazole, respectively, thus excluding the E1 mechanism. The corresponding C(4)-secondary deuterium KIEs are 1.038, 1.050 and 1.014 and the leaving group fluorine
    离开基团氟以及初级和次级氘动力学同位素效应 (KIE) 已被确定用于碱促进从水溶液中的 4-氟-4-(4'-硝基苯基)丁-2-one 消除氟化氢解决方案。对甲酸盐、乙酸盐和咪唑作为催化碱的消除进行了研究。使用加速器产生的短寿命放射性核素 (18) F 与天然 (19) F 结合测定氟 KIE。(19)F 底物在远程位置用 (14)C 标记,以便能够测量两种同位素底物的放射性。消除反应显示出较大的初级氘 KIE:甲酸盐、乙酸盐和咪唑分别为 3.2、3.7 和 7.5,因此排除了 E1 机制。相应的 C(4)-二次氘 KIE 为 1.038、1.050 和 1。014 和离去基团氟 KIE 分别为 1.0037、1.0047 和 1.0013。氟 KIE 的大小对应于完全 CF 键断裂的估计最大值 1.03 的 5-15%。在反应过程中没有观察到 H/D 交换。不同碱基的 KIE 的大小和趋势与
  • Shokat; Uno; Schultz,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994, vol. 116, # 6, p. 2261 - 2270
    作者:Shokat、Uno、Schultz
    DOI:——
    日期:——
  • Beach, James V.; Shea, Kenneth 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994, vol. 116, # 1, p. 379 - 380
    作者:Beach, James V.、Shea, Kenneth J.
    DOI:——
    日期:——
  • US5630978A
    申请人:——
    公开号:US5630978A
    公开(公告)日:1997-05-20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