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hydroxymethyl)-2-methyl-1,4,5-trimethoxynaphthalene | 114506-35-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hydroxymethyl)-2-methyl-1,4,5-trimethoxynaphthalene
英文别名
3-(hydroxymethyl)-1,4,5-trimethoxy-2-methylnaphthalene;(1,4,8-Trimethoxy-3-methylnaphthalen-2-yl)methanol
3-(hydroxymethyl)-2-methyl-1,4,5-trimethoxynaphthalene化学式
CAS
114506-35-3
化学式
C15H18O4
mdl
——
分子量
262.306
InChiKey
RAUAWSCMYCBQLU-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14-116 °C
  • 沸点:
    439.6±40.0 °C(Predicted)
  • 密度:
    1.162±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6
  • 重原子数:
    19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3
  • 拓扑面积:
    47.9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hydroxymethyl)-2-methyl-1,4,5-trimethoxynaphthalene吡啶二溴亚砜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反应 1.0h, 以46%的产率得到3-(bromomethyl)-1,4,5-trimethoxy-2-methylnaphthalene
    参考文献:
    名称:
    Total Synthesis of (.+-.)-Plumbazeylanone, A Naphthoquinone Trimer from Plumbago zeylanica.
    摘要:
    我们研究了 (±)-plumbazeylanone (1) 的全合成,这是一种基于两种不同途径 (I) 和 (II) 的萘醌三聚体。基于途径(I)的合成方法并不成功。然而,首次从白花丹素 (2a) 合成 1 是通过利用不对称亚甲基桥联二聚体 (20b),以萘醌单元和萘单元作为关键中间体,基于途径 (II),经过 11 个步骤实现的总收益率为5.9%。该合成的特点是萘基锂试剂 4a 与萘醌 20b 的 C-1 位进行区域选择性亲核 1, 2-加成,以及 1, 2-加合物 21b (1, 2-用 2 N-NaOH 将萘基迁移至 21b) 上的 C3 位。
    DOI:
    10.1248/cpb.47.209
  • 作为产物:
    描述:
    2-溴-8-甲氧基萘-1,4-二酮盐酸氢氧化钾sodium hydroxide正丁基锂双氧水 、 sodium hydride 、 四乙基氟化铵水合物 、 tin(ll) chloride 、 silver(l) ox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乙醇氯仿 为溶剂, 反应 66.33h, 生成 3-(hydroxymethyl)-2-methyl-1,4,5-trimethoxynaphthalene
    参考文献:
    名称:
    Total Synthesis of (.+-.)-Plumbazeylanone, A Naphthoquinone Trimer from Plumbago zeylanica.
    摘要:
    我们研究了 (±)-plumbazeylanone (1) 的全合成,这是一种基于两种不同途径 (I) 和 (II) 的萘醌三聚体。基于途径(I)的合成方法并不成功。然而,首次从白花丹素 (2a) 合成 1 是通过利用不对称亚甲基桥联二聚体 (20b),以萘醌单元和萘单元作为关键中间体,基于途径 (II),经过 11 个步骤实现的总收益率为5.9%。该合成的特点是萘基锂试剂 4a 与萘醌 20b 的 C-1 位进行区域选择性亲核 1, 2-加成,以及 1, 2-加合物 21b (1, 2-用 2 N-NaOH 将萘基迁移至 21b) 上的 C3 位。
    DOI:
    10.1248/cpb.47.20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otal synthesis of 11-deoxydaunomycinone by a new annulation process
    作者:Eugene Ghera、Yoshua Ben-David
    DOI:10.1021/jo00248a014
    日期:1988.6
  • GHERA, EUGENE;BEN-DAVID, YOSHUA, J. ORG. CHEM., 53,(1988) N 13, 2972-2979
    作者:GHERA, EUGENE、BEN-DAVID, YOSHUA
    DOI:——
    日期:——
  • Total Synthesis of (.+-.)-Plumbazeylanone, A Naphthoquinone Trimer from Plumbago zeylanica.
    作者:Tetsuya TAKEYA、Manabu KAJIYAMA、Chikara NAKAMURA、Seisho TOBINAGA
    DOI:10.1248/cpb.47.209
    日期:——
    We have investigated the total synthesis of (±)-plumbazeylanone (1), a naphthoquinone trimer based on two different pathways (I) and (II). The synthetic approach based on pathway (I) was not successful. However, the first synthesis of 1 from plumbagin (2a) was achieved by utilizing an unsymmetrical methylene-bridged dimer (20b), with a naphthoquinone unit and a naphthalene unit as a key intermediate, based on pathway (II), in 11 steps with an overall yield of 5.9%. This synthesis features regioselective nucleophilic 1, 2-addition of the naphthyllithium reagent 4a to the C-1 position of naphthoquinone 20b, and the regio- and stereoselective dienone-phenol-type rearrangement of the 1, 2-adduct 21b (1, 2-migration of the naphthyl group to the C3-position on 21b) with 2 N-NaOH.
    我们研究了 (±)-plumbazeylanone (1) 的全合成,这是一种基于两种不同途径 (I) 和 (II) 的萘醌三聚体。基于途径(I)的合成方法并不成功。然而,首次从白花丹素 (2a) 合成 1 是通过利用不对称亚甲基桥联二聚体 (20b),以萘醌单元和萘单元作为关键中间体,基于途径 (II),经过 11 个步骤实现的总收益率为5.9%。该合成的特点是萘基锂试剂 4a 与萘醌 20b 的 C-1 位进行区域选择性亲核 1, 2-加成,以及 1, 2-加合物 21b (1, 2-用 2 N-NaOH 将萘基迁移至 21b) 上的 C3 位。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