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tetrabutoxytitanium | 5593-70-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tetrabutoxytitanium
英文别名
tetrabutyl titanate;titanium butoxide;titanium(IV) butoxide;TBT;tetra-n-butyl titanate;tetrabutyl orthotitanate;titanium tetrabutoxide;titanium n-butoxide;butyl titanate;tbot;tetra-n-butyl orthotitanate;titanium(IV) tetrabutoxide;titanium(IV) n-butoxide;Ti(OBu)4;n-butyl titanate;titanium tetra-n-butoxide;tetra-n-butoxy titanium;titanium tetrabutylate;tetrabutyl titanium;TnBT;titanium(IV) isopropoxide;tetrabutoxytitanium(IV);Ti(OnBu)4;n-titanium butoxide;tetraethyl titanate;butan-1-olate;titanium(4+)
tetrabutoxytitanium化学式
CAS
5593-70-4;9022-96-2
化学式
C16H36O4Ti
mdl
——
分子量
340.339
InChiKey
YHWCPXVTRSHPNY-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55°C
  • 沸点:
    206 °C/10 mmHg (lit.)
  • 密度:
    1.00 g/mL at 20 °C (lit.)
  • 闪点:
    55 °F
  • 溶解度:
    与脂肪族、芳香族、氯化和含氧溶剂混溶。
  • LogP:
    0.84 at 25℃
  • 物理描述:
    Tetrabutyl titanate appears as a water-white to pale-yellow liquid with an alcohol-like odor. About the same density as water. Flash point 170°F. Contact may irritate or cause burns.
  • 颜色/状态:
    COLORLESS TO LIGHT-YELLOW LIQUID
  • 气味:
    WEAK, ALCOHOL-LIKE ODOR
  • 蒸汽密度:
    11.7 (Air= 1)
  • 分解:
    When heated to decomposition it emits acrid & irritating fumes.
  • 燃烧热:
    (EST) -8100 CAL/G
  • 汽化热:
    79 CAL/G
  • 折光率:
    Index of refraction: 1.486
  • 稳定性/保质期:
    在常温常压下,这是一种稳定、无色至浅黄色的液体,并能溶于多数有机溶剂。遇水会分解。 本品毒性较低。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58
  • 重原子数:
    21
  • 可旋转键数:
    8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92.2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ADMET

毒理性
  • 副作用
Dermatotoxin - 皮肤烧伤。
Dermatotoxin - Skin burns.
来源:Haz-Map, Information on Hazardous Chemicals and Occupational Diseases
毒理性
  • 人类毒性摘录
吸入会导致上呼吸道非特异性刺激。与液体接触可能会对眼睛造成角膜损伤和皮肤的局部刺激。摄入会导致胃肠道非特异性刺激、恶心、呕吐、痉挛和腹泻;在严重情况下,可能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INHALATION CAUSES NONSPECIFIC IRRITATION OF THE UPPER RESP TRACT. CONTACT WITH LIQUID MAY CAUSE CORNEAL DAMAGE IN EYES AND LOCAL IRRITATION OF SKIN. INGESTION CAUSES NONSPECIFIC IRRITATION OF GI TRACT, NAUSEA, VOMITING, CRAMPS, AND DIARRHEA; IN SEVERE CASES,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EPRESSION MAY RESULT.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毒理性
  • 非人类毒性值
大鼠口服LD50 3122毫克/千克
LD50 Rat oral 3122 mg/kg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毒理性
  • 非人类毒性值
小鼠静脉注射LD50为180毫克/千克
LD50 Mouse iv 180 mg/kg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安全信息

  • TSCA:
    Yes
  • 危险等级:
    8
  • 危险品标志:
    Xi
  • 安全说明:
    S16,S24/25,S26,S39
  • 危险类别码:
    R36/37/38
  • WGK Germany:
    1
  • 海关编码:
    29051900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1993 3/PG 3
  • 危险类别:
    8
  • RTECS号:
    XR1585000
  • 包装等级:
    III
  • 危险标志:
    GHS02,GHS05,GHS07
  • 危险性描述:
    H226,H315,H318,H335,H336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80,P305 + P351 + P338 + P310,P403 + P235

SDS

SDS:4153f3a8e97c78ac0bbd5d539f714745
查看

模块 1. 化学品
1.1 产品标识符
: 钛酸四丁酯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用于研发。不作为药品、家庭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易燃液体 (类别 3)
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
Acute Tox. 急性毒性
Eye Irrit. 眼睛刺激
Flam. Liq. 易燃液体
H226 易燃液体和蒸气。
H302 吞咽有害。
H303 吞咽可能有害。
H313 + H333 皮肤接触或吸入可能有害。
H315 造成皮肤刺激。
H316 造成轻微皮肤刺激。
H318 造成严重眼损伤。
H319 造成严重眼刺激。
H331 吸入会中毒。
H335 可能造成呼吸道刺激。
H336 可能造成昏昏欲睡或眩晕。
Skin Irrit. 皮肤刺激
STOT SE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进一步信息
上述信息视为正确,但不包含所有的信息,仅作为指引使用。本文件中的信息是基于我们目前所知,就正
确的安全提示来说适用于本品。该信息不代表对此产品性质的保证。
参见发票或包装条的反面。
急性毒性, 经口 (类别 5)
皮肤腐蚀/刺激 (类别 2)
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 (类别 1)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类别 3), 呼吸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危险
危险申明
H226 易燃液体和蒸气。
H303 吞咽可能有害。
H315 造成皮肤刺激。
H318 造成严重眼损伤。
H335 可能造成呼吸道刺激。
H336 可能造成昏昏欲睡或眩晕。
警告申明
预防措施
P210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禁止吸烟。
P233 保持容器密闭。
P240 容器和装载设备接地/等势联接。
P241 使用防爆的电气/通风/照明设备。
P242 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P243 采取防止静电放电的措施。
P261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洗皮肤。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P280 戴防护手套/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事故响应
P303 + P361 + P353 如果皮肤(或头发)接触:立即除去∕脱掉所有沾污的衣物。用水清洗皮肤∕
淋浴。
P304 + P340 + P312 如果吸入:将受害人移至空气新鲜处并保持呼吸舒适的姿势休息。
如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或就医。
P305 + P351 + P338 + P310 如溅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且便于取出,取出隐形
眼镜,继续冲洗。立即呼叫解毒中心或就医。
P312 如感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或医生。
P332 + P313 如发生皮肤刺激:求医/就诊。
P362 + P364 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P370 + P378 在发生火灾时:用干砂,干粉或抗溶性泡沫扑灭。
储存
P403 + P233 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保持容器密闭。
P403 + P235 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保持低温。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
P501 将内装物/容器送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处理。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2 混合物
: C16H36O4Ti
分子式
: 340.32 g/mol
分子量
组分 分类 浓度或浓度范围
Titanium(IV) butoxide
化学文摘登记号(CA 5593-70-4 Flam. Liq. 3; Acute Tox. 5; 2; >= 50 - <= 100
S No.) 227-006-8 1; STOT SE 3; H226, H303, %
EC-编号 H315, H318, H335, H336
Titanium tetraisopropanolate
化学文摘登记号(CA 546-68-9 Flam. Liq. 3; Acute Tox. 3; 3; >= 5 - < 7 %
S No.) 208-909-6 2A; H226, H316, H319, H331
EC-编号
n-Butanol
化学文摘登记号(CA 71-36-3 Flam. Liq. 3; Acute Tox. 4; >= 1 - < 3 %
S No.) 200-751-6 Acute Tox. 5; Skin Irrit. 2; Eye
EC-编号 603-004-00-6 Irrit. 2A; STOT SE 3; H226,
索引编号 H302, H313 + H333, H315,
H319, H335, H336
如需在本章节中提及的H类告知和R类描述的全部文字说明,请见第16章节.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向到现场的医生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食入
禁止催吐。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钛/氧化钛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有必要,佩戴自给式呼吸器进行消防作业。
5.4 进一步信息
喷水冷却未打开的容器。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避免吸入蒸气、气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消除所有火源。
将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 注意蒸气积累达到可爆炸的浓度,蒸气可蓄积在地面低洼处。
6.2 环境保护措施
如能确保安全,可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 不要让产品进入下水道。
6.3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围堵溢出,用防电真空清洁器或湿刷子将溢出物收集起来,并放置到容器中去,根据当地规定处理(见第13部
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避免吸入蒸气或雾滴。
切勿靠近火源。-严禁烟火。采取措施防止静电积聚。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使容器保持密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打开了的容器必须仔细重新封口并保持竖放位置以防止泄漏。
对水和潮气敏感。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控制参数
职业接触限值
组分 化学文摘登 值 控制参数 依据
记号(CAS
No.)
n-Butanol 71-36-3 PC- 100 mg/m3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
TWA 化学有害因素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按照良好的工业卫生和安全规范进行操作。 休息前及工作结束时洗手。
个体防护装备
眼面防护
紧密装配的防护眼镜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完全接触
材料: 氟橡胶
最小的层厚度 0.7 mm
溶剂渗透时间: 480 min
测试过的物质Vitoject® (KCL 890 / Z677698, 规格 M)
飞溅保护
材料: 丁腈橡胶
最小的层厚度 0.11 mm
溶剂渗透时间: 240 min
测试过的物质Dermatril® (KCL 740 / Z677272, 规格 M)
, 测试方法 EN374
如果以溶剂形式应用或与其它物质混合应用,或在不同于EN
374规定的条件下应用,请与EC批准的手套的供应商联系。
这个推荐只是建议性的,并且务必让熟悉我们客户计划使用的特定情况的工业卫生学专家评估确认才可.
这不应该解释为在提供对任何特定使用情况方法的批准.
身体保护
全套防化学试剂工作服, 阻燃防静电防护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数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危险性评测显示需要使用空气净化的防毒面具,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防毒面具(US)或ABEK型
(EN
14387)防毒面具筒作为工程控制的候补。如果防毒面具是保护的唯一方式,则使用全面罩式送风防
毒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液体
颜色: 淡黄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无数据资料
f) 初沸点和沸程
206 °C 在 13 hPa - lit.
g) 闪点
50 °C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气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密度/相对密度
1.00 g/mL 在 20 °C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正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黏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热、火焰和火花。
10.5 不相容的物质
碱, 氧化剂, 碱金属, 强氧化剂, 强酸和氧化剂, 强酸, 卤素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腐蚀/刺激
无数据资料
严重眼睛损伤/眼刺激
无数据资料
呼吸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害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引起呼吸道刺激。 蒸气可引起睡意和眩昏。
食入 吞咽可能有害。
皮肤 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有害。 引起皮肤刺激。
眼睛 引起眼睛灼伤。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XR1585000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累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和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他不良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在装备有加力燃烧室和洗刷设备的化学焚烧炉内燃烧处理,特别在点燃的时候要注意,因为此物质是高度易燃
性物质 将剩余的和不可回收的溶液交给有许可证的公司处理。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按未用产品处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1993 国际海运危规: 1993 国际空运危规: 1993
14.2 联合国运输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FLAMMABLE LIQUID, N.O.S. (Titanium(IV) butoxide, Titanium tetraisopropanolate)
国际海运危规: FLAMMABLE LIQUID, N.O.S. (Titanium(IV) butoxide, Titanium tetraisopropanolate)
国际空运危规: Flammable liquid, n.o.s. (Titanium(IV) butoxide, Titanium tetraisopropanolate)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3 国际海运危规: 3 国际空运危规: 3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III 国际海运危规: III 国际空运危规: III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否
海洋污染物(是/否): 否
14.6 特殊防范措施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钛酸四丁酯

钛酸四丁酯极易与氨基、羟基、羧基和酰胺等极性基团反应,尤其是极易与水发生水解反应。它溶于除酮类外的多种有机溶剂。

应用

钛酸四正丁酯是一种有机钛化合物,主要用于缩聚反应及交联反应催化剂。其主要应用包括酯化和酯交换反应,如合成聚酯多元醇。此外,还可用作金属-塑料增黏剂、高强度聚酯漆改性剂以及交联剂等。

化学性质

钛酸四丁酯为无色至浅黄色液体,并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用途

钛酸四丁酯主要用于酯交换反应。它可作为高强度聚酯漆的改性剂、耐高温涂料添加剂,医用粘合剂以及交联剂和缩合反应催化剂等。此化合物还能提高涂料的抗热性能(可耐热至500℃),改进涂料、橡胶及塑料对金属表面的粘附力,并用作缩合催化剂和交联剂。

生产方法

钛酸四丁酯由四氯化钛与丁醇反应制得。具体步骤如下:将153公斤干燥的工业苯冷却至20℃以下,搅拌下加入22.8公斤四氯化钛,温度不得超过45-50℃。加毕后,在20℃、pH值为9-10时慢慢加入32.5公斤丁醇,并继续通入氨气约1小时,直至pH值保持在9-10之间。随后搅拌2小时,放置后过滤并用少量苯冲洗滤饼。收集粗品并通过减压分馏获得成品,得到的195℃(1.33kPa)馏分为钛酸四丁酯。

物理化学性质
  • 原料消耗:甲苯(98%) 1000公斤/吨;四氯化钛(99%) 1000公斤/吨;正丁醇(99%) 1400公斤/吨;液氨(工业品) 1000公斤/吨。
安全信息
  • 类别:易燃液体。
  • 毒性分级:中毒。口服-大鼠 LD50: 3122 毫克/公斤;静脉-小鼠 LD50: 180 毫克/公斤。
  • 可燃性危险特性:遇热、明火易燃;热分解产生辛辣刺激烟雾。
  • 储运特性:库房需通风低温干燥,与氧化剂分开存放。
  • 灭火剂:水、干粉。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LIVAGE, J., ELECTRON. PACKAG. MATER. SCI. 2, PITTSBURGH (PA),(1986) C. 323-330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四氯化钛正丁醇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生成 tetrabutoxytitanium
    参考文献:
    名称:
    Tsvetkov, V. F.; Likhomanenko, V. A.; Pisareva, V. S., Journal of applied chemistry of the USSR, 1983, vol. 56, p. 1036 - 1039
    摘要:
    DOI:
  • 作为试剂:
    参考文献:
    名称: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functionahzed polymers, related functionalizing compound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摘要:
    公开了用于制备官能化聚合物的过程、在过程中有用的官能化化合物以及制备官能化化合物的过程。制备官能化聚合物的过程包括使官能化化合物(由公式(I)的烷氧基硅烷化合物与公式(II)的多羟基醇反应制得)与包含反应性共轭二烯单体聚合物反应,从而产生以官能化化合物端基官能化的聚合物。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官能化化合物的公式符合公式(III)、(IV)或(V)。
    公开号:
    US10730961B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henothiazine dye featuring encapsulated insulated molecular wire as auxiliary donor for high photovoltage of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by suppression of aggregation
    作者:Tao Hua、Zu-Sheng Huang、Ke Cai、Lingyun Wang、Hao Tang、Herbert Meier、Derong Cao
    DOI:10.1016/j.electacta.2019.02.013
    日期:2019.4
    Two efficient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have been fabricated by two novel D–D–π–A phenothiazine-based organic dyes (PH2 and PH3) with an encapsulated insulated molecular wire (EIMW) as an auxiliary donor. The cell sensitized by PH2 with EIMW as an auxiliary donor shows a much higher photovoltage (Voc) relative to the reference dye PH1 without EIMW, because the former dye can inhibit dye aggregation
    由两种新型的D–D–π–A吩噻嗪类有机染料(PH2和PH3)以封装的绝缘分子线(EIMW)作为辅助供体,已经制造出两种有效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与没有EIMW的参考染料PH1相比,用EIMW作为辅助供体的PH2敏化的细胞显示出更高的光电压(V oc),因为前一种染料可以抑制染料聚集并有效地抑制电荷重组。结果表明,PH2联合鹅去氧胆酸共吸附敏化的细胞具有较高的功率转换效率,甚至高于基于N719的细胞。。因此,由于有效抑制染料聚集和电荷重组,已经通过将EIMW引入有机染料中,已经开发出增加DSSC的光电压和效率的有效方法。
  • Light‐Promoted Minisci Coupling Reaction of Ethers and Aza Aromatics Catalyzed by Au/TiO <sub>2</sub> Heterogeneous Photocatalyst
    作者:Zhanchong Li、Liangying Wu、Jiabao Guo、Yifei Shao、Yang Song、Yuzhou Ding、Li Zhu、Xiaoquan Yao
    DOI:10.1002/cctc.202100298
    日期:2021.8.20
    light-promoted Minisci oxidative coupling reaction of ether and aza aromatics by using oxygen as green oxidant and only catalytic amount of acid as additive. The protocol shows a good functional group tolerance as well as good to excellent yields for various substrates. With mechanistic studies, Au/TiO2 nanocomposite proved to be an efficient photocatalyst to activate C−H bond via a SEO approach of heteroatoms
    在本文中,Au/TiO 2纳米复合材料被合成并用作有机反应的高效绿色光催化剂。通过溶剂热法制备了具有高活性(001)晶面的片状锐钛矿二氧化钛材料。然后通过液相还原法将金纳米粒子负载在TiO 2表面,得到具有良好光催化活性的Au/TiO 2材料。Au/TiO 2利用纳米复合材料作为光催化剂,以氧气为绿色氧化剂,仅以催化量的酸为添加剂,开发了醚和氮杂芳烃的光促进 Minisci 氧化偶联反应。该协议显示出良好的官能团耐受性以及各种底物的优良产量。通过机理研究,Au/TiO 2纳米复合材料被证明是一种通过杂原子的 SEO 方法激活 C-H 键的有效光催化剂。此外,固体半导体光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回收性能,易于回收和再利用,且收率不会显着降低。
  • Photocatalytic reduction of nitroarenes to azo compounds over N-doped TiO2: relationship between catalysts and chemical reactivity
    作者:Huqun Wang、Xiaofeng Yang、Weifeng Xiong、Zhimin Zhang
    DOI:10.1007/s11164-013-1504-6
    日期:2015.6
    This work deals with selective reduction of aromatic nitro compounds to corresponding symmetrical substituted azo compounds using nitrogen-doped TiO2 nanoparticles as photocatalyst in the presence of a catalytic amount of formic acid. Various azo compounds containing additional reducible substituents including halogens, and carboxyl and phenol functions have been synthesized in a single step by use
    这项工作涉及在催化量的甲酸存在下,使用氮掺杂的TiO 2纳米粒子作为光催化剂,将芳香族硝基化合物选择性还原为相应的对称取代的偶氮化合物。通过使用这种催化剂,已在一个步骤中合成了各种含额外的可还原取代基的偶氮化合物,包括卤素,以及羧基和苯酚官能团。该转化相当快,干净并且在室温下高收率。提出了偶氮化合物的形成机理。N / TiO 2催化剂的行为特别令人关注,因为据我们所知,这是首次由N掺杂的TiO 2催化偶氮化合物的形成。光催化剂。氮掺杂的TiO 2是通过以尿素为氮源的简单改良的溶胶-凝胶法制备的。通过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催化剂进行表征。XPS将N的化学性质鉴定为锐钛矿TiO 2晶格中的N–Ti–O 。
  • Ambient Reductive Amination of Levulinic Acid to Pyrrolidones over Pt Nanocatalysts on Porous TiO<sub>2</sub> Nanosheets
    作者:Chao Xie、Jinliang Song、Haoran Wu、Yue Hu、Huizhen Liu、Zhanrong Zhang、Pei Zhang、Bingfeng Chen、Buxing Han
    DOI:10.1021/jacs.8b13024
    日期:2019.3.6
    Construction of N-substituted pyrrolidones from biomass-derived levulinic acid (LA) via reductive amination is a highly attractive route for biomass valorization. However, realizing this transformation using H2 as the hydrogen source under mild conditions is still very challenging. Herein, we designed porous TiO2 nanosheets-supported Pt nanoparticles (Pt/P-TiO2) as the heterogeneous catalyst. The prepared Pt/P-TiO2
    通过还原胺化从生物质衍生的乙酰丙酸 (LA) 构建 N 取代的吡咯烷酮是一种极具吸引力的生物质价值化途径。然而,在温和条件下使用 H2 作为氢源实现这种转化仍然非常具有挑战性。在此,我们设计了多孔 TiO2 纳米片负载的 Pt 纳米粒子(Pt/P-TiO2)作为多相催化剂。制备的 Pt/P-TiO2 在环境温度和 H2 压力下对 LA 的还原胺化非常有效,以生产各种 N-取代的吡咯烷酮(34 个实例)。同时,Pt/P-TiO2对乙酰丙酸酯、4-乙酰丁酸、2-乙酰苯甲酸和2-羧基苯甲醛的还原胺化显示出良好的适用性。
  • Clusters as Ligands. 5. Tricobalt Cluster Alkoxycarboxylates of Titanium and Zirconium Exhibiting Novel 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作者:Xinjian Lei、Maoyu Shang、Thomas P. Fehlner
    DOI:10.1021/om970837b
    日期:1997.11.1
    (μ3-CCO2)}2, 1; Ti4(μ3-O)4(OR)4μ-(CO)9Co3(μ3-CCO2)}4, 2 (R = CH(CH3)2, 2a; (CH2)3CH3, 2b; C6H5,2c; 2,6-(CH3)2-C6H3, 2d); Ti6(μ3-O)4(μ-OCH2CH3)4(OCH2CH3)8μ-(CO)9Co3(μ3-CCO2)}4, 3; and [Ti6(μ3-O)2(μ-O)2(μ-OCH(CH3)2)2(OCH(CH3)2)2(1,2-O2C6H4)4μ-(CO)9Co3(μ3-CCO2)}4], 4. Further, the mixed-metal derivatives [Ti2Co2(OCH2)3CCH3}2(OCH(CH3)2)2μ-(CO)9Co3(μ3-CCO2)}4], 5, and [Co3Ti(OCH3)6(HOCH3)(THF)μ-
    的组4 M(IV)(OR)的质子分解4,M =钛,锆,有机烷基或芳与簇酸(CO)9有限公司3(μ 3 -CCO 2 2H)导致一系列新颖的三钴簇M(IV)烷氧基或芳氧基羧酸盐,其中大多数含有桥接氧代配体。Zr 2(μ-OCH(CH 3)2)2(OCH(CH 3)2)2 μ-(CO)9 CO 3(μ 3 -CCO 2)} 2 (CO)9有限公司3(μ 3 -CCO 2)} 2,1 ; 的Ti 4(μ 3 -O)4(OR)4 μ-(CO)9有限公司3(μ 3 -CCO 2)} 4,2(R = CH(CH 3)2,2a中;(CH 2)3 CH 3,2B ; C ^ 6 ħ 5,2C ; 2,6-(CH 3)2 -C 6 H ^ 3,2D); 的Ti 6(μ 3 -O)4(μ-OCH 2 CH 3)4(OCH 2 CH 3)8 μ-(CO)9有限公司3(μ 3 -CCO 2)} 4,3 ;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hnmr
mass
cnmr
ir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