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0-{[2,6-di(quinolin-8-yl)pyridin-4-yl]methyl}-phenothiazine | 1224968-78-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0-{[2,6-di(quinolin-8-yl)pyridin-4-yl]methyl}-phenothiazine
英文别名
10-[[2,6-Di(quinolin-8-yl)pyridin-4-yl]methyl]phenothiazine;10-[[2,6-di(quinolin-8-yl)pyridin-4-yl]methyl]phenothiazine
10-{[2,6-di(quinolin-8-yl)pyridin-4-yl]methyl}-phenothiazine化学式
CAS
1224968-78-8
化学式
C36H24N4S
mdl
——
分子量
544.679
InChiKey
TYSFZCDQTYOBEH-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8
  • 重原子数:
    41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8.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3
  • 拓扑面积:
    67.2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5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吩噻嗪 、 4-bromomethyl-2,6-di(quinolin-8-yl)pyridine 在 sodium hydr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以75%的产率得到10-{[2,6-di(quinolin-8-yl)pyridin-4-yl]methyl}-phenothiazine
    参考文献:
    名称:
    基于新型双三齿钌多吡啶基配合物的供体-光敏剂-受体三联体中的矢量电子转移
    摘要:
    合成并研究了基于bis-2,6-二di(quinolin-8yl)吡啶Ru II配合物1a和3a的棒状供体-光敏剂-受体阵列的第一个例子。复合物以收敛方式合成,并分离为线性单一异构体。时间分辨吸收光谱揭示了长寿命,光诱导电荷分离状态(τ CSS(1)= 140纳秒,τ CSS(3通过逐步电子转移形成的)= 200纳秒)。电荷分离的总产率(配合物1 a≥50%,配合物3 a≥95%)对于双三齿Ru II聚吡啶配合物来说是前所未有的。这归因于[Ru(dqp)2 ] 2+络合物的长寿命激发态,以及在初始电荷分离后从供体部分快速转移电子。供体和受体的棒状排列提供了受控的矢量电子转移,而没有立体异构多样性的复杂性。因此,这样的阵列为研究光致电子转移以及最终收集太阳能提供了一个极好的系统。
    DOI:
    10.1002/chem.20090271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Vectorial Electron Transfer in Donor-Photosensitizer-Acceptor Triads Based on Novel Bis-tridentate Ruthenium Polypyridyl Complexes
    作者:Rohan J. Kumar、Susanne Karlsson、Daniel Streich、Alice Rolandini Jensen、Michael Jäger、Hans-Christian Becker、Jonas Bergquist、Olof Johansson、Leif Hammarström
    DOI:10.1002/chem.200902716
    日期:——
    (τCSS (1 a)=140 ns, τCSS (3 a)=200 ns) formed by stepwise electron transfer. The overall yields of charge separation (≥50 % for complex 1 a and ≥95 % for complex 3 a) are unprecedented for bis‐tridentate RuII polypyridyl complexes. This is attributed to the long‐lived excited state of the [Ru(dqp)2]2+ complex combined with fast electron transfer from the donor moiety following the initial charge separation
    合成并研究了基于bis-2,6-二di(quinolin-8yl)吡啶Ru II配合物1a和3a的棒状供体-光敏剂-受体阵列的第一个例子。复合物以收敛方式合成,并分离为线性单一异构体。时间分辨吸收光谱揭示了长寿命,光诱导电荷分离状态(τ CSS(1)= 140纳秒,τ CSS(3通过逐步电子转移形成的)= 200纳秒)。电荷分离的总产率(配合物1 a≥50%,配合物3 a≥95%)对于双三齿Ru II聚吡啶配合物来说是前所未有的。这归因于[Ru(dqp)2 ] 2+络合物的长寿命激发态,以及在初始电荷分离后从供体部分快速转移电子。供体和受体的棒状排列提供了受控的矢量电子转移,而没有立体异构多样性的复杂性。因此,这样的阵列为研究光致电子转移以及最终收集太阳能提供了一个极好的系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