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5-(Pyren-1-ylmethylideneamino)benzene-1,3-dicarboxylic acid | 1620991-81-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5-(Pyren-1-ylmethylideneamino)benzene-1,3-dicarboxylic acid
英文别名
5-(pyren-1-ylmethylideneamino)benzene-1,3-dicarboxylic acid
5-(Pyren-1-ylmethylideneamino)benzene-1,3-dicarboxylic acid化学式
CAS
1620991-81-2
化学式
C25H15NO4
mdl
——
分子量
393.398
InChiKey
YOFXYMRJARRHLJ-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742.3±55.0 °C(predicted)
  • 密度:
    1.37±0.1 g/cm3(Temp: 20 °C; Press: 760 Torr)(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4
  • 重原子数:
    30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87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5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5-(Pyren-1-ylmethylideneamino)benzene-1,3-dicarboxylic acid二正丁基氧化锡甲苯 为溶剂, 反应 6.0h, 以95%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锡氧烷骨架上支持的多P组装体:合成,结构和光物理研究
    摘要:
    有机锡氧烷已被用作制备多发色团的支架。单步合成程序可以制备化合物,其中生色团单元的数量可以从2到6不等。因此,of磺酸(PySO 3 H)或C 16 H 9 CHNC 6 H 3(COOH)2(LH 2)与各种有机锡前体的反应产生了含pyr的有机锡氧烷,即[Ph 3 SnPySO 3 ] 6(1),[{(ME 2的Sn)2(μ 3 -O)(μ-OH)PySO 3 }2 {(ME 2的Sn)2(μ 3 -O)(μ-OH)H 2 ö} 2 ⋅ 2 PySO 3 ](2),[{吨卜2的Sn(OH)PySO 3 } 2 ](3) ,[{(ñ BUSN)12(O)14(OH)6 {PySO 3 } 2 ](4),和[{(ñ卜2 Sn)的L} 3 ] 2 ⋅ ç 6 ħ 5 CH 3(5)。化合物1 - 5通过使用X射线晶体学进行了表征。化合物1和5是24元大环。大环1具有分子内π–π堆积相互作用。观
    DOI:
    10.1002/asia.201400054
  • 作为产物:
    描述:
    1-芘甲醛5-氨基间苯二甲酸甲醇 为溶剂, 反应 6.0h, 以92%的产率得到5-(Pyren-1-ylmethylideneamino)benzene-1,3-dicarboxyl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锡氧烷骨架上支持的多P组装体:合成,结构和光物理研究
    摘要:
    有机锡氧烷已被用作制备多发色团的支架。单步合成程序可以制备化合物,其中生色团单元的数量可以从2到6不等。因此,of磺酸(PySO 3 H)或C 16 H 9 CHNC 6 H 3(COOH)2(LH 2)与各种有机锡前体的反应产生了含pyr的有机锡氧烷,即[Ph 3 SnPySO 3 ] 6(1),[{(ME 2的Sn)2(μ 3 -O)(μ-OH)PySO 3 }2 {(ME 2的Sn)2(μ 3 -O)(μ-OH)H 2 ö} 2 ⋅ 2 PySO 3 ](2),[{吨卜2的Sn(OH)PySO 3 } 2 ](3) ,[{(ñ BUSN)12(O)14(OH)6 {PySO 3 } 2 ](4),和[{(ñ卜2 Sn)的L} 3 ] 2 ⋅ ç 6 ħ 5 CH 3(5)。化合物1 - 5通过使用X射线晶体学进行了表征。化合物1和5是24元大环。大环1具有分子内π–π堆积相互作用。观
    DOI:
    10.1002/asia.20140005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