酪氨酸酶含有活性侧过氧化二
铜 (II) 中心,作为 C−H 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活性物质。异构双(μ-氧代)二
铜(III)形式的
酪氨酸酶活性一直存在争议。双(μ-oxo)二
铜(III)物质[Cu 2 (μ-O) 2 ( L1 ) 2 ](X) 2 ([ O1 ](X) 2 , X=PF 6 − , BF 4 −的合成, OTf − , ClO 4 − ),由新型杂化
胍配体 2-2-((二甲基
氨基)甲基)苯基}-1,1,3,3-
四甲基胍 ( L1 ) 稳定,并通过 UV/Vis 进行表征描述了拉曼光谱和 XAS 光谱以及冷冻-UHR-ESI 质谱。我们重点介绍了 [ O1 ](PF 6 ) 2介导的大量
酚类底物的选择性氧化,产生单环和双环醌,并为设计新
吩嗪提供了一种有吸引力的策略。通过使用 Fukui 函数预测选择性,并将其引入
酪氨酸酶模型
化学中。我们的仿生催化利用分子双氧进行有机转化,并实现远远超出酶范围的底物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