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Salicylidenaminopyrimidine | 95640-83-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Salicylidenaminopyrimidine
英文别名
2-(pyrimidin-2-yliminomethyl)phenol
Salicylidenaminopyrimidine化学式
CAS
95640-83-8
化学式
C11H9N3O
mdl
——
分子量
199.212
InChiKey
QESWMXMVUAYGEI-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248 °C
  • 沸点:
    408.3±47.0 °C(Predicted)
  • 密度:
    1.21±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5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58.4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4

SDS

SDS:7aae102ab46fee6dcd0a87422b3a40f9
查看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嘧啶席夫碱与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的电荷转移络合物。
    摘要:
    制备了由2-氨基嘧啶和取代的苯甲醛缩合而成的嘧啶Schiff碱与一些芳香族多硝基化合物的电荷转移(CT)配合物,并使用IR,UV,可见光和(1)H NMR光谱进行了研究。对于所有固体配合物,供体和受体分子之间的主要相互作用是通过π-π*相互作用发生的。强和弱酸性受体还通过质子从受体分子转移到电子供体的基本中心进行相互作用。此外,在某些复合物中还检测到n-π*跃迁。
    DOI:
    10.1016/j.saa.2011.03.022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部分有机化合物光谱模拟研究
    摘要:
    量子化学即。从头开始或基于半经验的模拟研究现在在从事理论化学研究的工人/科学家中盛行。就其结构或其他参数的研究而言,这些研究为化合物提供了更好的见解。涉及基于从头开始或半经验方法开发的软件包的研究被证明是更有效的,并且由于其许多优点而成为更好的工具。目前的交流包括合成或采购以及光谱模拟的研究,即。一些杂环有机化合物的红外光谱。
    DOI:
    10.13005/ojc/35060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he [4+1] cyclization reaction of 2-hydroxylimides and trimethylsulfoxonium iodide for the synthesis of 3-amino-2,3-dihydrobenzofurans
    作者:Zhongxue Fang、Yujie Zhang、Yongsheng Guo、Qihao Jin、Hongyue Zhu、Hongsen Xiu、Zhenhua Liu、Yu Wang
    DOI:10.1039/d2nj03131k
    日期:——

    The [4+1] cyclization reaction of 2-hydroxylimides and trimethylsulfoxonium iodide was investigated.

    研究了 2-羟基亚胺三甲基碘化锍的 [4+1] 环化反应。
  • El-Haty, M. T.; Adam, F. A., Bulletin de la Societe Chimique de France, 1984, vol. I, p. 284 - 288
    作者:El-Haty, M. T.、Adam, F. A.
    DOI:——
    日期:——
  • The “Design,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some Azetidinone derivatives containing pyrimidine moiety.”
    作者:Godhani, Dinesh R.、Mehta, Umang P.、Saiyad, Anwar H.、Parmar, Kuldip P.、Mehta, Jignasu P.
    DOI:10.56042/ijc.v62i11.4825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