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酸脒 R1–N=C(NHR2)–C(NHR2)=N–R1 与 CH3MgX 反应,然后吸收
CO2,形成三聚
氨基甲酸配合物 [R1–N=C(NR2–COO)– C(NR2COO)=N–R1]3Mg3(THF)6 (2a: R1 = R2 = Ph; 2b: R1 = R2 = p-tolyl) 作为反应的热力学稳定的最终产物。他们的 X 射线晶体结构显示三个
金属中心呈线性排列。中央
镁离子被μ2-
氨基甲酸桥的六个O-供体原子八面体包围,而两个外围
镁离子由
氨基甲酸基团的三个O-供体原子和三个THF分子在表面上配位。这种配位球可以被认为是 1,5-二
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活性中心的结构模型。化合物 2a 与 ZnCl2 或 CoBr2 反应,消除 ,形成 [X2M(oxalamidinato)MX2][Mg(
DMF)6] 类型的二聚复合物 (M = Zn, Co; X = Cl, Br)。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