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fluoro-N-(2-(pyridin-2-yl)phenyl)benzenesulfonamide | 1220100-55-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fluoro-N-(2-(pyridin-2-yl)phenyl)benzenesulfonamide
英文别名
4-fluoro-N-(2-pyridin-2-ylphenyl)benzenesulfonamide
4-fluoro-N-(2-(pyridin-2-yl)phenyl)benzenesulfonamide化学式
CAS
1220100-55-9
化学式
C17H13FN2O2S
mdl
——
分子量
328.367
InChiKey
KIWLFRYJOAWGBC-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1
  • 重原子数:
    23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67.4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5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4-氟苯磺酰氯 在 sodium azide 、 五羰基溴化锰(I)四丁基溴化铵 作用下, 以 丙酮 为溶剂, 反应 16.0h, 生成 4-fluoro-N-(2-(pyridin-2-yl)phenyl)benzenesulfon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锰催化水中杂芳烃的CH酰胺化
    摘要:
    我们已经开发出了一种高效的锰催化的酰胺化方法,可以使用现成的磺酰叠氮化物通过CH键活化各种杂芳烃。关键步骤是使用MnBr(CO)5作为催化剂的杂芳烃定向亲电芳族金属化。该方法具有出色的化学收率和区域选择性,并具有良好的官能团耐受性。该贱金属催化的反应使用水作为唯一的溶剂并且氮气是唯一的副产物有效地进行。
    DOI:
    10.1002/adsc.20180054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hodium(III)-Catalyzed Intermolecular N-Chelator-Directed Aromatic C–H Amidation with Amides
    作者:Huaiqing Zhao、Yaping Shang、Weiping Su
    DOI:10.1021/ol4024776
    日期:2013.10.4
    Rh(III)-catalyzed intermolecular direct aromatic C–H bond amidation with amides has been accomplished under mild reaction conditions. This protocol is applicable to a broad range of N-chelator-containing arenes amidated with aromatic and aliphatic sulfonamides. A possible mechanism is proposed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Rh(III)催化的酰胺间分子间直接芳族C–H酰胺化反应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完成。该方案适用于广泛的含芳香族和脂肪族磺酰胺酰胺化的含N螯合剂芳烃。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一种可能的机理。
  • Mechanism of C−F Reductive Elimination from Palladium(IV) Fluorides
    作者:Takeru Furuya、Diego Benitez、Ekaterina Tkatchouk、Alexandra E. Strom、Pingping Tang、William A. Goddard、Tobias Ritter
    DOI:10.1021/ja909371t
    日期:2010.3.24
    mechanism study of C-F reductive elimination from a transition metal complex is described. C-F bond formation from three different Pd(IV) fluoride complexes was mechanistically evaluated. The experimental data suggest that reductive elimination occurs from cationic Pd(IV) fluoride complexes via a dissociative mechanism. The ancillary pyridyl-sulfonamide ligand plays a crucial role for C-F reductive elimination
    描述了从过渡属配合物中 CF 还原消除的第一个系统机制研究。对三种不同的 Pd(IV) 化物配合物形成的 CF 键进行了机械评估。实验数据表明,阳离子 Pd(IV) 化物络合物通过解离机制发生还原消除。辅助吡啶基磺酰胺配体对 CF 还原消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可能是由于 kappa(3) 配位模式,其中磺酰基的氧原子与 Pd 协调。吡啶基磺酰胺可以支持 Pd(IV) 并具有适当的几何形状和电子结构以诱导还原消除。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S)-氨氯地平-d4 (R,S)-可替宁N-氧化物-甲基-d3 (R)-(+)-2,2'',6,6''-四甲氧基-4,4''-双(二苯基膦基)-3,3''-联吡啶(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N'-亚硝基尼古丁 (R)-DRF053二盐酸盐 (5E)-5-[(2,5-二甲基-1-吡啶-3-基-吡咯-3-基)亚甲基]-2-亚磺酰基-1,3-噻唑烷-4-酮 (5-溴-3-吡啶基)[4-(1-吡咯烷基)-1-哌啶基]甲酮 (5-氨基-6-氰基-7-甲基[1,2]噻唑并[4,5-b]吡啶-3-甲酰胺) (2S,2'S)-(-)-[N,N'-双(2-吡啶基甲基]-2,2'-联吡咯烷双(乙腈)铁(II)六氟锑酸盐 (2S)-2-[[[9-丙-2-基-6-[(4-吡啶-2-基苯基)甲基氨基]嘌呤-2-基]氨基]丁-1-醇 (2R,2''R)-(+)-[N,N''-双(2-吡啶基甲基)]-2,2''-联吡咯烷四盐酸盐 (1'R,2'S)-尼古丁1,1'-Di-N-氧化物 黄色素-37 麦斯明-D4 麦司明 麝香吡啶 鲁非罗尼 鲁卡他胺 高氯酸N-甲基甲基吡啶正离子 高氯酸,吡啶 高奎宁酸 马来酸溴苯那敏 马来酸氯苯那敏-D6 马来酸左氨氯地平 顺式-双(异硫氰基)(2,2'-联吡啶基-4,4'-二羧基)(4,4'-二-壬基-2'-联吡啶基)钌(II) 顺式-二氯二(4-氯吡啶)铂 顺式-二(2,2'-联吡啶)二氯铬氯化物 顺式-1-(4-甲氧基苄基)-3-羟基-5-(3-吡啶)-2-吡咯烷酮 顺-双(2,2-二吡啶)二氯化钌(II) 水合物 顺-双(2,2'-二吡啶基)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顺-二氯二(吡啶)铂(II) 顺-二(2,2'-联吡啶)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韦德伊斯试剂 非那吡啶 非洛地平杂质C 非洛地平 非戈替尼 非布索坦杂质66 非尼拉朵 非尼拉敏 雷索替丁 阿雷地平 阿瑞洛莫 阿扎那韦中间体 阿培利司N-6 阿伐曲波帕杂质40 间硝苯地平 间-硝苯地平 镉,二碘四(4-甲基吡啶)- 锌,二溴二[4-吡啶羧硫代酸(2-吡啶基亚甲基)酰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