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ethyl coenzyme M | 69536-68-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ethyl coenzyme M
英文别名
2-ethylsulfanyl-ethanesulfonic acid;2-Aethylmercapto-aethansulfonsaeure;2-(Aethylthio)-aethansulfonsaeure;2-(Ethylsulfanyl)ethane-1-sulfonic acid;2-ethylsulfanylethanesulfonic acid
ethyl coenzyme M化学式
CAS
69536-68-1
化学式
C4H10O3S2
mdl
——
分子量
170.254
InChiKey
YBNCIHBDFOFBNA-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1
  • 重原子数:
    9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88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ethyl coenzyme M 在 N-7-mercaptoheptanoylthreonine phosphate 、 methyl-coenzyme M reductase 作用下, 以 aq. phosphate buffer 为溶剂, 反应 0.53h, 生成 乙烷
    参考文献:
    名称:
    来自产甲烷古细菌的甲基辅酶 M 还原酶:同位素对标记交换和与同源底物乙基辅酶 M 形成乙烷的影响
    摘要:
    乙基辅酶 M(CH3CH2-S-CH2CH2-SO3(-),Et-S-CoM)作为甲基辅酶 M 还原酶 (MCR) 的同源底物,产生产物乙烷而不是甲烷。催化反应通过中间体进行,中间体已经包含产物的所有六个 CH 键。因为产品释放发生在第二个限速步骤之后,中间形成和再转化为底物的许多循环发生在大量乙烷释放之前。在氘化缓冲液中,中间体被标记,反向反应中的 CH 活化迅速导致标记的 Et-S-CoM,从而能够检测中间体的形成。在这里,我们对这种预平衡进行了全面分析。Et-S-CoM 的 (2)H-和 (13)C-标记的同位素体用作底物,并且每个同位素体的时间过程由核磁共振光谱跟踪。包括动力学同位素效应的动力学模拟允许确定中间体形成和含乙烷中间体中 CH/CD 键活化的初级和 α- 和 β-次级同位素效应。获得的值与针对天然底物 Me-S-CoM 发现的值一致(参见之前的出版物,Scheller,
    DOI:
    10.1021/ja4064876
  • 作为产物:
    描述:
    溴乙烷 、 2-(S-thiouronium)ethanesulfonate 在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生成 ethyl coenzyme M
    参考文献:
    名称:
    Petrun'kin; Lysenko, Ukrainskij Khimicheskij Zhurnal, 1956, vol. 22, p. 791,792,793
    摘要:
    DO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ethyl-Coenzyme M Reductase from Methanogenic Archaea: Isotope Effects on Label Exchange and Ethane Formation with the Homologous Substrate Ethyl-Coenzyme M
    作者:Silvan Scheller、Meike Goenrich、Rudolf K. Thauer、Bernhard Jaun
    DOI:10.1021/ja4064876
    日期:2013.10.9
    Ethyl-coenzyme M (CH3CH2-S-CH2CH2-SO3(-), Et-S-CoM) serves as a homologous substrate for the enzyme methyl-coenzyme M reductase (MCR) resulting in the product ethane instead of methane. The catalytic reaction proceeds via an intermediate that already contains all six C-H bonds of the product. Because product release occurs after a second, rate-limiting step, many cycles of intermediate formation and reconversion
    乙基辅酶 M(CH3CH2-S-CH2CH2-SO3(-),Et-S-CoM)作为甲基辅酶 M 还原酶 (MCR) 的同源底物,产生产物乙烷而不是甲烷。催化反应通过中间体进行,中间体已经包含产物的所有六个 CH 键。因为产品释放发生在第二个限速步骤之后,中间形成和再转化为底物的许多循环发生在大量乙烷释放之前。在氘化缓冲液中,中间体被标记,反向反应中的 CH 活化迅速导致标记的 Et-S-CoM,从而能够检测中间体的形成。在这里,我们对这种预平衡进行了全面分析。Et-S-CoM 的 (2)H-和 (13)C-标记的同位素体用作底物,并且每个同位素体的时间过程由核磁共振光谱跟踪。包括动力学同位素效应的动力学模拟允许确定中间体形成和含乙烷中间体中 CH/CD 键活化的初级和 α- 和 β-次级同位素效应。获得的值与针对天然底物 Me-S-CoM 发现的值一致(参见之前的出版物,Scheller,
  • Petrun'kin; Lysenko, Ukrainskij Khimicheskij Zhurnal, 1956, vol. 22, p. 791,792,793
    作者:Petrun'kin、Lysenko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