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 1509945-23-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
英文别名
——
化学式
CAS
1509945-23-6
化学式
C16H20O2
mdl
——
分子量
244.334
InChiKey
SCZAHXIMOFZVPA-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7
  • 重原子数:
    18
  • 可旋转键数:
    7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8
  • 拓扑面积:
    26.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L-脯氨酸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生成 1-methoxy-4-(1-(vinyloxy)hept-2-yn-1-yl)benzene 、 、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三唑-金和胺催化继电器进行二烯的环境合成
    摘要:
    通过三唑-金(TA-Au)催化的炔丙基乙烯基醚重排,然后由胺催化的丙二烯-醛互变异构,开发了一种高效的取代共轭二烯合成方法。在温和的条件下以高原子经济性,在一个锅中制备各种取代的乙烯基醛,收率好至极好(高达95%)。
    DOI:
    10.1021/ol503393a
  • 作为产物:
    描述:
    1-(4-methoxyphenyl)hept-2-yn-1-ol 在 di(rhodium)tetracarbonyl dichloride 、 mercury(II) diacetate 作用下, 以 氘代甲苯甲苯 为溶剂, 反应 12.0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Rh(I)催化的炔丙基乙烯基醚向(E,Z)-Dienals的转化:在金属介导的环过程中反式效应的立体电子作用以及一锅反应期间从均相催化到异构催化的转变
    摘要:
    实验和计算的结合揭示了立体选择性Rh(I)催化的炔丙基乙烯基醚转化为(E,Z)二烯醛的不寻常特征。第一步,将炔丙基乙烯基醚转化为丙二烯醛,在均相条件下通过炔烃Rh(I)配位引发的“环化介导”机制进行。这条路径与取代基对甲醇碳的小实验效果非常吻合。计算研究揭示的关键特征是催化中心配体排列的立体电子效应。由于电子密度从催化金属中心到CO配体取向的反式的更大转移,重排势垒显着降低对炔烃。这种作用增加了金属的亲电性,并将计算出的势垒降低了9.0 kcal / mol。催化剂的后续演变导致原位形成催化立体选择性互变异构的Rh(I)纳米团簇。汞中毒,依赖温度的S形动力学曲线和动态光散射证实了纳米团簇的多相催化作用的中间性。实验和计算的结合表明,最初形成的烯丙醛产物有助于将均相催化剂(或“催化剂混合物”)转化为纳米簇,而纳米簇又催化和控制后续转化的立体化学。
    DOI:
    10.1021/jo402505f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mbient Synthesis of Dienals via Triazole–Gold and Amine Catalysis Relay
    作者:Stephen E. Motika、Qiaoyi Wang、Xiaohan Ye、Xiaodong Shi
    DOI:10.1021/ol503393a
    日期:2015.1.16
    A highly efficient synthesis of substituted conjugated dienals was developed through a triazole–gold (TA–Au)-catalyzed propargyl vinyl ether rearrangement followed by an amine catalyzed allene–aldehyde tautomerization. Various substituted vinylogous aldehydes were prepared in one pot with good to excellent yields (up to 95%) under mild conditions with high atom economy.
    通过三唑-金(TA-Au)催化的炔丙基乙烯基醚重排,然后由胺催化的丙二烯-醛互变异构,开发了一种高效的取代共轭二烯合成方法。在温和的条件下以高原子经济性,在一个锅中制备各种取代的乙烯基醛,收率好至极好(高达95%)。
  • Rh(I)-Catalyzed Transformation of Propargyl Vinyl Ethers into (<i>E</i>,<i>Z</i>)-Dienals: Stereoelectronic Role of <i>trans</i> Effect in a Metal-Mediated Pericyclic Process and a Shift from Homogeneous to Heterogeneous Catalysis During a One-Pot Reaction
    作者:Dinesh V. Vidhani、Marie E. Krafft、Igor V. Alabugin
    DOI:10.1021/jo402505f
    日期:2014.1.3
    experiments and computations reveals unusual features of stereoselective Rh(I)-catalyzed transformation of propargyl vinyl ethers into (E,Z)-dienals. The first step, the conversion of propargyl vinyl ethers into allene aldehydes, proceeds under homogeneous conditions via a “cyclization-mediated” mechanism initiated by Rh(I) coordination at the alkyne. This path agrees well with the small experimental
    实验和计算的结合揭示了立体选择性Rh(I)催化的炔丙基乙烯基醚转化为(E,Z)二烯醛的不寻常特征。第一步,将炔丙基乙烯基醚转化为丙二烯醛,在均相条件下通过炔烃Rh(I)配位引发的“环化介导”机制进行。这条路径与取代基对甲醇碳的小实验效果非常吻合。计算研究揭示的关键特征是催化中心配体排列的立体电子效应。由于电子密度从催化金属中心到CO配体取向的反式的更大转移,重排势垒显着降低对炔烃。这种作用增加了金属的亲电性,并将计算出的势垒降低了9.0 kcal / mol。催化剂的后续演变导致原位形成催化立体选择性互变异构的Rh(I)纳米团簇。汞中毒,依赖温度的S形动力学曲线和动态光散射证实了纳米团簇的多相催化作用的中间性。实验和计算的结合表明,最初形成的烯丙醛产物有助于将均相催化剂(或“催化剂混合物”)转化为纳米簇,而纳米簇又催化和控制后续转化的立体化学。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