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了四种 Cd(II) 与
苯并咪唑衍
生物的配合物,并命名为 C1、C2、C3 和 C4。所有配位化合物均通过元素分析 (EA)、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FAA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FTIR)、热重分析结合质谱法 (TG-MS)、细胞毒性试验 (M
TT (3- (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bromide)),以及用于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A
DME) 的计算
化学分析。所得结果均与所得化合物各自的结构及其性质相一致。使用的各种技术可以确定成分,化合物的建议结构,它们的热稳定性和热性能,以及
金属(II)离子与
配体的配位方法。A
DME 技术也用于估计物理
化学和
生物学特性。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通过 M
TT 测定对胶质母细胞瘤 (T98G)、神经母细胞瘤 (SK-N-AS) 和肺腺癌 (A549)
细胞系以及正常人皮肤成纤维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