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7-(3,4-methylenedioxyphenyl)indole | 173267-18-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7-(3,4-methylenedioxyphenyl)indole
英文别名
7-(1,3-benzodioxol-5-yl)-1H-indole
7-(3,4-methylenedioxyphenyl)indole化学式
CAS
173267-18-0
化学式
C15H11NO2
mdl
——
分子量
237.258
InChiKey
GDUXSVIHFFFPCG-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451.6±34.0 °C(Predicted)
  • 密度:
    1.330±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5
  • 重原子数:
    18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7
  • 拓扑面积:
    34.2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7-(3,4-methylenedioxyphenyl)indole4-二甲氨基吡啶三氟甲磺酸酐 、 sodium hydride 、 sodium cyanoborohydr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二氯甲烷溶剂黄146 为溶剂, 反应 34.0h, 生成 去氢石蒜碱酮
    参考文献:
    名称:
    Trifluoromethanesulfonic anhydride–4-(N,N-dimethylamino)pyridine as a reagent combination for effecting Bischler–Napieraiski cyclisation under mild conditions: application to total syntheses of the Amaryllidaceae alkaloids N-methylcrinasiadine, anhydrolycorinone, hippadine and oxoassoanine
    摘要:
    三酸酐和 4-(N,N-二甲基氨基)吡啶在非常温和的条件下对 δ-苯基乙基氨基甲酸酯和 δ-苯基乙基酰胺进行比施勒-纳皮尔卡斯基环化反应。
    DOI:
    10.1039/c39950002551
  • 作为产物:
    描述:
    4-溴-1,2-亚甲二氧基苯盐酸四(三苯基膦)钯 、 copper diacetate 、 sodium carbonate 、 potassium carbonatemagnesium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甲醇乙醇二氯甲烷乙酸乙酯 为溶剂, 反应 61.0h, 生成 7-(3,4-methylenedioxyphenyl)indole
    参考文献:
    名称:
    Cu(II)盐催化2-乙炔基苯胺衍生物合成吲哚环的有效方法的开发及其在天然产物合成中的应用
    摘要:
    研究了Cu(II)盐催化吲哚合成的有效方法的开发及其应用。已经证明,Cu(OAc)2是合成各种1-对甲苯磺酰基或1-甲基磺酰吲哚的最佳催化剂,这些1-对甲苯磺酰基或1-甲基磺酰吲哚在吲哚的芳环和C2位置均具有吸电子和供电子基团。对于初级苯胺衍生物,Cu(OCOCF 3)2表现出良好的活性,而Cu(OAc)2是仲苯胺环化的良好催化剂。该方法可用于在同一分子中具有亲电子部分的化合物的顺序环化反应。通过用KH预先处理,实现了顺序环化以提供三环系统,但第二个环化仅限于五元和六元环。最后,完成了以Cu(II)促进的吲哚合成为关键步骤的马匹的正式和全合成。
    DOI:
    10.1021/jo035528b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evelopment of an Efficient Procedure for Indole Ring Synthesis from 2-Ethynylaniline Derivatives Catalyzed by Cu(II) Salts and Its Application to Natural Product Synthesis
    作者:Kou Hiroya、Shin Itoh、Takao Sakamoto
    DOI:10.1021/jo035528b
    日期:2004.2.1
    The development of efficient methods for the indole synthesis catalyzed by Cu(II) salts and its applications were investigated. Cu(OAc)2 has been proved to be the best catalyst for the synthesis of various 1-p-tolylsulfonyl or 1-methylsulfonylindoles, which have both electron-withdrawing and electron-donating groups on the aromatic ring and C2 position of indoles. For the primary aniline derivatives
    研究了Cu(II)盐催化吲哚合成的有效方法的开发及其应用。已经证明,Cu(OAc)2是合成各种1-对甲苯磺酰基或1-甲基磺酰吲哚的最佳催化剂,这些1-对甲苯磺酰基或1-甲基磺酰吲哚在吲哚的芳环和C2位置均具有吸电子和供电子基团。对于初级苯胺衍生物,Cu(OCOCF 3)2表现出良好的活性,而Cu(OAc)2是仲苯胺环化的良好催化剂。该方法可用于在同一分子中具有亲电子部分的化合物的顺序环化反应。通过用KH预先处理,实现了顺序环化以提供三环系统,但第二个环化仅限于五元和六元环。最后,完成了以Cu(II)促进的吲哚合成为关键步骤的马匹的正式和全合成。
  • Trifluoromethanesulfonic anhydride–4-(N,N-dimethylamino)pyridine as a reagent combination for effecting Bischler–Napieraiski cyclisation under mild conditions: application to total syntheses of the Amaryllidaceae alkaloids N-methylcrinasiadine, anhydrolycorinone, hippadine and oxoassoanine
    作者:Martin G. Banwell、Brett D. Bissett、Stefan Busato、Cameron J. Cowden、David C. R. Hockless、Jeffrey W. Holman、Roger W. Read、Angela W. Wu
    DOI:10.1039/c39950002551
    日期:——
    A combination of triflic anhydride and 4-(N,N-dimethylamnino)pyridine effects Bischler–Napieraiski cyclisation of β-phenethytearbamates and β-phenethylamides under very mild conditions.
    三酸酐和 4-(N,N-二甲基氨基)吡啶在非常温和的条件下对 δ-苯基乙基氨基甲酸酯和 δ-苯基乙基酰胺进行比施勒-纳皮尔卡斯基环化反应。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5-(4-乙氧基-3-甲基苄基)-1,3-苯并二恶茂) 黄樟素氧化物 黄樟素乙二醇; 2',3'-二氢-2',3'-二羟基黄樟素 黄樟素 风藤酰胺 非哌西特盐酸盐 非哌西特 盐酸盐 角秋水仙碱 螺[1,3-苯并二氧戊环-2,1'-环己烷]-5-胺 蓝细菌 苯并[d][1,3]二氧杂环戊烯-5-胺盐酸盐 苯并[d][1,3]二氧代l-5-甲基(2-氧代乙基)氨基甲酸叔丁酯 苯并[d][1,3]二氧代l-5-氨基甲酸叔丁酯 苯并[d][1,3]二氧代-4-甲腈 苯并[d][1,3]二氧代-4-氨基甲酸叔丁酯 苯并[d[1,3]二氧代-4-羧酰胺 苯并[1,3]二氧杂环戊烯-5-基甲基2-氯乙酸酯 苯并[1,3]二氧杂环戊烯-5-基甲基-苄基-胺 苯并[1,3]二氧杂环戊烯-5-基甲基-[2-(4-氟-苯基)-乙基]-胺 苯并[1,3]二氧杂环戊烯-5-基甲基-(四氢-呋喃-2-基甲基)-胺 苯并[1,3]二氧杂环戊烯-5-基甲基-(2-氟-苄基)-胺 苯并[1,3]二氧杂环戊烯-5-基甲基-(1-甲基-哌啶-4-基)-胺 苯并[1,3]二氧代l-5-甲基-吡啶-3-甲基-胺 苯并[1,3]二氧代l-5-甲基-(4-氟-苄基)-胺 苯并[1,3]二氧代l-5-乙酸甲酯 苯并[1,3]二氧代-5-羧酰胺盐酸盐 苯并[1,3]二氧代-5-甲基肼盐酸盐 苯并[1,3]二氧代-5-甲基吡啶-4-甲胺 苯并[1,3]二氧代-5-甲基-吡啶-2-甲胺 苯并[1,3]二氧代-5-乙酰氯 苯并-1,3-二氧杂环戊烯-5-甲醇丙酸酯 苯乙酸,1-(1,3-苯并二氧杂环戊烯-5-基)-3-丁烯-1-基酯 苯乙酮O-((4-(3,4-亚甲二氧基苄基)-1-哌嗪-1-基)羰基甲基)肟 苯,1-甲氧基-6-硝基-3,4-亚甲二氧基- 芝麻酚 胡椒醛肟 胡椒醛,二苄基缩硫醛 胡椒醛 胡椒醇 胡椒酸酰氯 胡椒酸 胡椒腈 胡椒环乙酮肟 胡椒环 胡椒基重氮酮 胡椒基甲醛 胡椒基氯 胡椒基戊二烯酸钾 胡椒基丙醛 胡椒基丙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