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C.I. Direct Red 23, disodium salt | 3441-14-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C.I. Direct Red 23, disodium salt
英文别名
sodium;7-[[6-[(4-acetamidophenyl)diazenyl]-5-hydroxy-7-sulfonaphthalen-2-yl]carbamoylamino]-4-hydroxy-3-phenyldiazenylnaphthalene-2-sulfonic acid
C.I. Direct Red 23, disodium salt化学式
CAS
3441-14-3
化学式
C35H27N7NaO10S2+
mdl
——
分子量
792.8
InChiKey
MCJRNTKJRRVKRU-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稳定性/保质期:
    常温常压下稳定,这是一种深红棕色粉末,溶于水后会呈现大红色溶液。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33
  • 重原子数:
    55
  • 可旋转键数:
    9
  • 环数:
    6.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3
  • 拓扑面积:
    286
  • 氢给体数:
    7
  • 氢受体数:
    14

安全信息

  • WGK Germany:
    2
  • RTECS号:
    QK1237500

制备方法与用途

化学性质

紫红色粉末。其水溶性中等,溶于水呈亮红色;加稀硫酸后颜色转淡蓝色,浓盐酸则产生酒红色沉淀,加入浓碱会变成红光橙棕色。微溶于乙醇时呈现橙色,不溶于丙酮。在浓硫酸中显大红至品红色,稀释后转为棕橙色;于浓硝酸中有橙黄色沉淀生成;并不溶解于浓碱液,但在浓氨水中则呈大红色。染色过程中遇铜离子色光变暗,而铁离子则无明显变化。

用途

直接红 B 可用于棉、黏胶织物的染色和印花,尤其多用于黏胶织物,对棉织物的应用较少,其染出的颜色为黄光红色。上染率良好,但移染性差,且对盐敏感。染色后经固色剂 Y 处理,湿牢度仍不尽如人意;可以直接使用来染大红、茜红,也可以与其他黄色、橙色、红色和棕色等颜色进行拼染,还适用于蚕丝、羊毛及麻等织物的染色。

用途

主要用于棉和黏胶等纤维素纤维织物的染色。此外,也可用于棉、麻、黏胶织物的染色,特别适合于棉针织品的染色,并可用于蚕丝、锦纶等织物的染色。

用途

直接耐酸枣红为黄光红色,主要用于染棉、黏胶和蚕丝,尤其适用于染棉针织品,较少用于羊毛和锦纶的染色。移染性和匀染性差但上染率好;经脲醛树脂处理或用固色剂 Y 固色后色光不变,而使用固色剂 M 处理则会使色光明显变暗。

用途

主要用于棉、黏胶、麻等纤维织物的染色和印花,并可应用于蚕丝、羊毛染色;此外还可用作纸张、皮革染料及制造色淀颜料。除了单独应用来染大红或茜红色(黄光淡红)外,还可以与黄色、橙色、红色和棕色等多种染料拼色使用。经过脲醛树脂整理或用固色剂 Y 处理后颜色不变;若使用固色剂 M,则会使色光明显变蓝。

生产方法

第一种方法:苯胺与对氨基乙酰苯经重氮化后,再与猩红酸偶合,最终经过盐析、过滤及干燥获得成品。原料消耗(kg/t)为:苯胺 55、猩红酸(100%)330、对氨基乙酰苯胺(100%)95、盐酸(31%)380、亚硝酸钠(100%)110、纯碱(工业)170、精盐210和氢氧化钠(100%)85。

第二种方法:使用对氨基乙酰苯胺、猩红酸和双 J 酸为原料。首先将对氨基乙酰苯胺重氮化,然后与猩红酸、双 J 酸的混合物在纯碱存在下进行偶合,得产物后经过盐析、过滤、烘干、粉碎处理。

第三种方法:以猩红酸、苯胺和对氨基乙酰苯胺为原料。首先将苯胺及对氨基乙酰苯胺重氮化,随后与猩红酸进行偶合获得产物,并经盐析、过滤、干燥、粉碎处理。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在重氮锅中加入清水并投入对氨基乙酰苯胺后搅拌降温至 0℃左右。之后加入苯胺和盐酸继续搅拌,再滴加亚硝酸钠溶液保持反应液在 0-5℃范围内直至反应完全得清亮的重氮盐液。
  2. 在偶合锅中先加入清水、猩红酸、纯碱及30%液碱,并确保全部溶解(必要时可适当补水)。冷却至4-6℃后,分两步缓慢滴加一半量的上述已制备好的重氮盐溶液。控制反应温度在5-10℃之间并保持pH值为7-7.5直至反应完全(利用H酸进行斑点测试)。
  3. 升温至60℃后加入食盐以促进盐析,并将温度进一步提升至70℃,同时稀释液体。趁热过滤、干燥并粉碎即得成品。

相关功能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