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
三羧酸循环不仅用于将葡萄糖完全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还为一些次级代谢物的生物合成提供中间体,包括类胡萝卜素毒素...第一步涉及癸酸与草酰乙酸的缩合,这一过程类似于柠檬酸的形成。随后的脱水、脱羧和氧化导致形成一个中间酐,该酐二聚化并在进一步氧化后形成类胡萝卜素毒素A。氧气功能在哪个阶段引入尚不清楚,特别是,这样一个假设将意味着α,β-不饱和γ-内酯的羧基来自乙酸盐的甲基碳。/类胡萝卜素毒素/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代谢
肝脏代谢Ruby毒素。存在多种代谢物。在大鼠中,葡萄糖苷酸和硫酸盐结合物被排入胆汁,在肠道中显然被水解,母体毒素可能通过肠肝循环再次被吸收。还形成了未知的代谢物。/Ruby毒素/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毒理性
在接受了红毒素B(25毫克/千克,每周三次,持续5周)处理并在此期间喂食含有0.1 ppm的黄曲霉毒素B1饮食的大鼠中,发现了红毒素B致死作用增强的证据,但并未发现黄曲霉毒素B1致癌作用的增强。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毒理性
在同时给药实验中,使用 Sprague-Dawley 大鼠,当存在 5 毫克/公斤的Rubratoxin B时,Ochratoxin A的新生儿LD50值比单独Ochratoxin A的LD50值降低了16倍。在Ochratoxin存在的情况下,Rubratoxin B的新生儿LD50降低了4倍。在实验中,当第一天给予Rubratoxin B,第十五天给予Aflatoxin B1时,体重增加的减少是由两种试剂共同作用而不是单独作用引起的。然而,当第一天给予Aflatoxin B1,或者在先用Ochratoxin后用Rubratoxin的实验中,并没有显示出协同反应。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毒理性
使用丙二醇作为溶剂,雄性小鼠的急性腹腔LD50估计为1.42毫克/千克。戊巴比妥预处理可降低毒性约42%,而阉割或预先使用SKF-525A分别增加毒性20%和60%。红霉素B增强了戊巴比妥诱导的CNS抑制和增强戊巴比妥低体温。在另一项实验中,戊巴比妥预处理降低了毒性约20%,而SKF-525A预处理增加了毒性近50%。二乙基马来酸盐预处理也显示出增加的毒性,这表明谷胱甘肽具有保护作用。这些数据表明,增加混合功能氧化酶活性与降低红霉素B毒性有关,进一步暗示红霉素B而非代谢物是活性形式。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毒理性
单独使用RUBRATOXIN以及与AFALOTOXIN联合口服给予豚鼠...3周后产生的死亡率高于单独使用RUBRATOXIN所产生的。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毒理性
/SRP:/ 基本治疗:建立专利气道。如有必要,进行吸痰。观察呼吸不足的迹象,如有需要,协助通气。通过非循环呼吸面罩以10至15升/分钟的速度给予氧气。监测肺水肿,如有必要,进行治疗……监测休克,如有必要,进行治疗……预计可能出现癫痫,如有必要,进行治疗……对于眼睛污染,立即用水冲洗眼睛。在运输过程中,用生理盐水连续冲洗每只眼睛……不要使用催吐剂。对于摄入,如果患者能吞咽、有强烈的干呕反射且不流口水,则用水冲洗口腔,并给予5毫升/千克,最多200毫升的水进行稀释……在去污染后,用干燥的无菌敷料覆盖皮肤烧伤……/毒药A和B/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吸收、分配和排泄
放射性标记的RUBRATOXIN B(14)C在小鼠和大鼠中的排泄模式...在最初的24小时内排泄了40-50%的施用放射性。主要的排泄途径是通过呼吸的CO2,在小鼠中占施用(14)C的30%,在大鼠中占35%。6到9%通过尿液排出;粪便中的放射性活性较少。来自RUBRATOXIN的放射性活性在给药后一小时内以最高水平出现在肝脏和肾脏中;其他器官中发现了较少的量。放射性活性的浓度在肝组织中最高。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吸收、分配和排泄
放射性标记的rubratoxin B(14)C在小鼠和大鼠中的排泄模式...在注射后1/2小时内,所有可检测到的放射性都存在于微粒体上清液中。在前2小时内,线粒体中的放射性物质逐渐增加,而微粒体上清液中的放射性物质相应减少。在24小时时,线粒体部分含有大约14%的肝脏放射性,而80%的放射性仍留在溶液部分。在24小时期间,微粒体部分含有4%到10%的肝脏放射性。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吸收、分配和排泄
排泄物、肾脏和肝脏组织浓度以及从血浆浓度估算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对给予单次IP剂量的(14)C-红霉素B的大鼠进行了测定(0.05毫克溶于丙二醇中)。到第7天,80%的管理放射性已排泄到尿液中(41.7%)和粪便中(38.7%)。尿液排泄主要是原形化合物,占7天内排泄的放射活性的75%。肾脏中放射性物质的消除是单相的,半衰期为97.35小时。肝脏中放射性物质的消除是双相的,慢相的半衰期为13.66小时。红霉素B及其衍生的放射性(来自原化合物和代谢产物的放射性)从血浆中的消除是双相的。消除的快速相的半衰期为2.57和1.08小时,慢相的半衰期为60.80和100.46小时,分别对应红霉素B和(14)C-红霉素B衍生的放射性。长的血浆半衰期提示存在肠肝循环。放射性物质浓度在肝脏中最高为1小时,在血浆中为2小时。除注射后最初几小时外,肝脏中的放射性物质浓度从未显著超过血浆中的浓度,这表明存在被动吸收过程。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