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di-t-butyl (3-chloropropyl) phosphine | 153994-28-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di-t-butyl (3-chloropropyl) phosphine
英文别名
3-(di-tert-butylphosphino)propylchloride;t-Bu2P(CH2)3Cl;Ditert-butyl(3-chloropropyl)phosphane
di-t-butyl (3-chloropropyl) phosphine化学式
CAS
153994-28-6
化学式
C11H24ClP
mdl
——
分子量
222.738
InChiKey
GPZNWRLUUARFEP-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259.8±23.0 °C(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9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di-t-butyl (3-chloropropyl) phosphine二甲基氯化铝 在 Mg 作用下, 以 乙醚 为溶剂, 以58%的产率得到Me2Al(CH2)3P(t-Bu)2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分子内磷稳定化铝、镓和铟有机基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摘要:
    新型分子内磷稳定化铝、镓和铟有机物的合成和表征 分子内磷稳定化元素 - 13 有机物 Me2M (CH2) 3P (t-Bu) 2 (M = Al (1), Ga (2), In (3) )) 和 Cl2M (CH2) 3P (t-Bu) 2 (M = Al (5), Ga (6)) 是通过 Me2MCl 和 MCl3 与 t-Bu2P (CH2) 3MgCl 和 t-Bu2P (CH2) 3Li 反应形成的(4) 分别。Et2PCH2C6H4Br-2 (7) 与 BuLi 和 Me2InCl 的反应生成 Me2InC6H4CH2PEt2-2 (8)。[Me2InCH2PMe2] 2 (9) 来自 Me2PCH2Li 与 Me2InCl 的反应。BuLi、Cl (CH2) 3Br 和 Me2AlCl 连续添加到 t-BuPH2 中不会产生预期的 Me2Al (CH2) 3PH (t-Bu)
    DOI:
    10.1002/zaac.200700154
  • 作为产物:
    描述:
    二叔丁基氯化膦1-溴-3-氯丙烷magnesiumlithium chlor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甲苯 为溶剂, 反应 3.0h, 以37%的产率得到di-t-butyl (3-chloropropyl) phosphine
    参考文献:
    名称:
    ORGANIC MAGNESIUM PHOSPHID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ORGANIC MAGNESIUM PHOSPHIDE COMPLEX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ORGANIC PHOSPHORUS COMPOUND USING SAID PHOSPHIDE
    摘要:
    提供了以下公式(1)表示的有机磷化镁和以下公式(9)表示的有机磷化镁复合物,并且有机磷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的特点在于将上述化合物作为试剂与电子亲和剂发生反应:其中R1和R2分别独立地为脂肪基、杂脂肪基、脂环基或杂环基,X为氯、溴或碘,其中R3和R4分别独立地为脂肪基、杂脂肪基、芳香基、脂环基或杂环基,X和Y分别独立地为氯、溴或碘。
    公开号:
    US20190248815A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Bisphosphinoalkane
    申请人:HOECHST AKTIENGESELLSCHAFT
    公开号:EP0568012A2
    公开(公告)日:1993-11-03
    Bisphosphinoalkane der Formel (I) worin R¹ und R² Alkylreste mit 1 bis 8 Kohlenstoffatomen,    Aralkylreste mit 7 bis 12 Kohlenstoffatomen und substituierte oder unsubstituierte Phenylreste, R⁶ und R⁷ unabhängig voneinander Halogen oder NR⁴R⁵ bedeuten, wobei R⁴ und R⁵ für Alkylreste mit 1 bis 5 Kohlenstoffatomen stehen, und n die Zahlen 3 oder 4 bedeutet, sind technisch wertvolle Schlüsselverbindungen für die Synthese zahlreicher Bisphosphinoalkane, die als Ausgangsprodukte für die Herstellung von katalytisch wirksamen Materialien von Interesse sind. Die Herstellung der Verbindungen der Formel (I) erfolgt durch Umsetzung eines Phosphorigsäurebis(dialkylamid)-halogenids X-P(NR⁴R⁵)₂ mit einer Grignard-Verbindung R¹R²P-(CH₂)n-MgX unter Bildung eines Bisphosphinoalkans der Formel R¹R²P-(CH₂)n-P(NR⁴R⁵)₂, welches anschließend mit einem Halogenwasserstoff HX oder einem Phosphortrihalogenid PX₃ umgesetzt wird.
    式 (I) 的双膦烷烃 其中 R¹ 和 R² 是具有 1 至 8 个碳原子的烷基、 具有 7 至 12 个碳原子的芳烷基和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 R⁶ 和 R⁷ 相互独立地为卤素或 NR⁴R⁵,其中 R⁴ 和 R⁵ 为具有 1 至 5 个碳原子的烷基,以及 n 表示数字 3 或 4。 是合成多种双膦烷烃的关键化合物,这些双膦烷烃是生产催化活性材料的起始产品。 式 (I) 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是将磷酸双(二烷基酰胺)卤化物 X-P(NR⁴R⁵)₂与格氏化合物 R¹R²P-(CH₂)n-MgX 反应生成式 R¹R²P-(CH₂)n-P(NR⁴R⁵)₂ 的双膦烷、然后与卤化氢 HX 或三卤化磷 PX₃ 反应。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顺-二氯双(三乙基膦)铂(II) 镍,二氯二[三(2-甲基丙基)膦]- 铂(三乙基膦)4 辛基二丁基氧膦 辛基[二(2,4,4-三甲代戊基)]磷烷氧化 膦,(1-甲基-1,2-乙二基)二[二(1-甲基乙基)- 羰基氯氢[双(2-二-异丙基膦酰基乙基)胺]钌(II) 羰基氯氢[二(2-二环己基膦基乙基)胺]钌(II) 羰基氯氢[二(2-二叔丁基膦乙基)胺]钌(II) 硅烷,三环己基- 癸基二辛基氧化膦 甲基双(羟甲基)膦 甲基二辛基氧膦 甲基二乙基膦 甲基(二丙基)膦 环戊基二戊基氧膦 环己基双十八烷基膦 环己基双十二烷基膦 环己基二辛基膦 环己基二异丁基氧膦 环己基二己基膦氧化物 环己基二己基膦 环己基二叔丁基膦 烯丙基乙烯基膦酸 氯甲基(二甲基)氧膦 氯化二氢[双(2-di-i-丙基膦酰乙基)胺]铱(III) 氯化(双三环己基膦)(一氧化碳)(氢)钌 氯代三叔丁基磷化金(I) 氯(三甲基膦)金 氯(三乙基膦)金(I) 氨合二氯(1-(二甲基亚膦酰)甲胺-N)铂 氧化膦,亚甲基二[二甲基- 氧化膦,二丁基乙基- 氧化膦,二(碘甲基)甲基- 氧化膦,三十六烷基- 氧化膦,三(癸基)- 正丁基二(1-金刚烷基)膦 替曲膦 叔丁基双(2,2-二甲基丙基)膦 叔丁基二环己基膦 叔丁基二异丙基膦 叔丁基二乙基膦 叔丁基(二甲基)膦 双异丁基丁基磷烷 双[2-(二环己基)乙基]胺 双[2-(二-叔丁基膦基)乙基]胺 双[2-(二异丙基膦基)乙基]胺 双[2-(二叔丁基膦)乙胺]二氯化钌 双[1,3-双(二异丙基膦)丙烷]钯 双(羟甲基)甲基膦氧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