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经通过用谷
氨酸残基(对应于同源霉菌酸甲基转移酶Hma的E146)取代了谷
氨酸残基来替代
环丙烷合成酶中严格保守的G236,从而生产并纯化了大肠杆菌
环丙烷脂肪酸合酶(CFAS)的活性位点突变体,从而产生了羟甲基霉菌酸。G236E CFAS突变体的野生型酶的体外活性不到1%。我们在大肠杆菌(DE3)菌株中表达了G236E CFAS突变体,其中的染色体cFA
基因已被删除。提取
磷脂并将其转化为相应的
脂肪酸甲酯(FAME)后,我们观察到
环丙烷化FAME的形成,表明该突变体在体内保留了一些正常的活性。然而,我们还观察到了新的C17甲基支链不饱和FAME的形成,其结构使用GC / MS和NMR分析确定。双键位于8、9或10的不同位置,甲基位于10或9的不同位置。因此,这种新的FAME可能是由G236E CFAS转化的
磷脂的16:1酰基链产生的体内突变体。因此,由该G236E CFAS突变体催化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