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S)-2-((2,2-dimethylpropylidene)amino)-N-methyl-4-(methylthio)butanamide | 97443-86-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S)-2-((2,2-dimethylpropylidene)amino)-N-methyl-4-(methylthio)butanamide
英文别名
(S)-N-(2', 2'-dimethyl-propylidene)-methionine mono-methylamide;(2S)-2-(2,2-dimethylpropylideneamino)-N-methyl-4-methylsulfanylbutanamide
(S)-2-((2,2-dimethylpropylidene)amino)-N-methyl-4-(methylthio)butanamide化学式
CAS
97443-86-2
化学式
C11H22N2OS
mdl
——
分子量
230.374
InChiKey
KTIXLKVSVYKJDU-VIFPVBQE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8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2
  • 拓扑面积:
    66.8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S)-2-((2,2-dimethylpropylidene)amino)-N-methyl-4-(methylthio)butanamide4-二甲氨基吡啶双(三甲基硅烷基)氨基钾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甲苯 为溶剂, 反应 4.0h, 生成 (2R,5R)-2-(tert-butyl)-5-(4-chlorophenyl)-N,3-dimethyl-5-(2-(methylthio)ethyl)-4-oxoimidazolidine-1-carbox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氨基酸的不对称α-芳基化
    摘要:
    季氨基酸,其中带有氨基和羧基的 α-碳也带有两个碳取代基,作为肽构象和生物活性的修饰剂以及作为药用重要化合物的前体具有重要作用 1,2。与在该 α-碳上的对映选择性烷基化(有多种方法 3-8)相比,在 α-碳上一般对映选择性引入芳基取代基在合成上具有挑战性 9。尽管如此,由此产生的 α-芳基氨基酸及其衍生物是生物活性分子 10,11 的有价值的前体。在这里,我们描述了通过 α-芳基化从对映纯氨基酸前体合成季 α-芳基氨基酸而不损失立体化学完整性。我们的方法依赖于在前体氨基酸的咪唑啉酮衍生物 6 的 N'-芳基脲加合物中临时形成第二个立体中心,并使用容易获得的对映体纯氨基酸作为前体和不对称的来源。它避免使用有价值的过渡金属,并能够用富电子、贫电子和杂环取代基进行芳基化。产物的任一对映异构体都可由单一氨基酸前体形成。该方法实用且可扩展,并提供了生产数克数量的 α-芳基化季铵氨基酸的机会。该方法
    DOI:
    10.1038/s41586-018-0553-9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氨基酸的不对称α-芳基化
    摘要:
    季氨基酸,其中带有氨基和羧基的 α-碳也带有两个碳取代基,作为肽构象和生物活性的修饰剂以及作为药用重要化合物的前体具有重要作用 1,2。与在该 α-碳上的对映选择性烷基化(有多种方法 3-8)相比,在 α-碳上一般对映选择性引入芳基取代基在合成上具有挑战性 9。尽管如此,由此产生的 α-芳基氨基酸及其衍生物是生物活性分子 10,11 的有价值的前体。在这里,我们描述了通过 α-芳基化从对映纯氨基酸前体合成季 α-芳基氨基酸而不损失立体化学完整性。我们的方法依赖于在前体氨基酸的咪唑啉酮衍生物 6 的 N'-芳基脲加合物中临时形成第二个立体中心,并使用容易获得的对映体纯氨基酸作为前体和不对称的来源。它避免使用有价值的过渡金属,并能够用富电子、贫电子和杂环取代基进行芳基化。产物的任一对映异构体都可由单一氨基酸前体形成。该方法实用且可扩展,并提供了生产数克数量的 α-芳基化季铵氨基酸的机会。该方法
    DOI:
    10.1038/s41586-018-0553-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mino Acid-Derived <i>trans</i>-<i>N</i>-Chloroformylimidazolidinones: Scalable, Stereoselective Synthesis, Structure, and Utility
    作者:Mostafa Mahmoud Amer、Hossay Abas、Daniel J. Leonard、John W. Ward、Jonathan Clayden
    DOI:10.1021/acs.joc.9b00727
    日期:2019.6.7
    N-acyl imidazolidinones, which are key intermediates in the stereoselective synthesis of amino acids by “self-regeneration of stereochemistry” methods, are classically made by only moderately diastereoselective methods. We now report that cyclization of pivaldimino-amides with phosgene in the presence of pyridine may be made fully diastereoselective for the trans-N-chloroformylimidazolidinones, and
    N-酰基咪唑烷酮类是通过“立体化学的自我再生”方法立体选择性合成氨基酸的关键中间体,通常仅通过中等非对映选择性方法制备。我们现在报道在存在吡啶的情况下用光气对新戊二胺酰胺进行环化可以使反式-N-氯甲酰咪唑啉酮类化合物完全非对映选择性,并且我们详述了产物的构象特征。我们表明,尽管存在亲电子的氨基甲酰氯功能,该产品仍显示出显着的稳定性,并可能被去质子化以形成具有对氨基酸衍生物合成有用的反应性的烯醇盐。
  • Process for the enantioselective production of
    申请人:Degussa AG
    公开号:US04745218A1
    公开(公告)日:1988-05-17
    .alpha.-Vinyl-.alpha.-aminocarboxylic acids of the general formula: ##STR1## where * indicates a center of asymmetry and R is hydrogen, deuterium, lower alkyl, allyl, benzyl, or benzyl substituted 1 to 3 times by alkyl, alkoxy, fluorine or chlorine and produced enantioselectively from L-methionine by a multistep process.
    该文献描述了一种多步过程,从L-蛋氨酸制备对映选择性的.alpha.-乙烯基-.alpha.-氨基羧酸,其通式为:##STR1## 其中*表示不对称中心,R为氢、氘、低碳基、烯丙基、苯甲基或被烷基、烷氧基、氟或氯取代1至3次的苯甲基。
  • [EN] UNNATURAL AMINO ACIDS<br/>[FR] ACIDES AMINÉS NON NATURELS
    申请人:UNIV BRISTOL
    公开号:WO2018109496A3
    公开(公告)日:2018-07-26
  • Asymmetric α-arylation of amino acids
    作者:Daniel J. Leonard、John W. Ward、Jonathan Clayden
    DOI:10.1038/s41586-018-0553-9
    日期:2018.10
    α-aryl amino acids and their derivatives are valuable precursors to bioactive molecules10,11. Here we describe the synthesis of quaternary α-aryl amino acids from enantiopure amino acid precursors by α-arylation without loss of stereochemical integrity. Our approach relies on the temporary formation of a second stereogenic centre in an N′-arylurea adduct12 of an imidazolidinone derivative6 of the precursor
    季氨基酸,其中带有氨基和羧基的 α-碳也带有两个碳取代基,作为肽构象和生物活性的修饰剂以及作为药用重要化合物的前体具有重要作用 1,2。与在该 α-碳上的对映选择性烷基化(有多种方法 3-8)相比,在 α-碳上一般对映选择性引入芳基取代基在合成上具有挑战性 9。尽管如此,由此产生的 α-芳基氨基酸及其衍生物是生物活性分子 10,11 的有价值的前体。在这里,我们描述了通过 α-芳基化从对映纯氨基酸前体合成季 α-芳基氨基酸而不损失立体化学完整性。我们的方法依赖于在前体氨基酸的咪唑啉酮衍生物 6 的 N'-芳基脲加合物中临时形成第二个立体中心,并使用容易获得的对映体纯氨基酸作为前体和不对称的来源。它避免使用有价值的过渡金属,并能够用富电子、贫电子和杂环取代基进行芳基化。产物的任一对映异构体都可由单一氨基酸前体形成。该方法实用且可扩展,并提供了生产数克数量的 α-芳基化季铵氨基酸的机会。该方法
  • Asymmetric and Geometry‐Selective α‐Alkenylation of α‐Amino Acids
    作者:Hossay Abas、Josep Mas‐Roselló、Mostafa Mahmoud Amer、Derek J. Durand、Robin R. Groleau、Natalie Fey、Jonathan Clayden
    DOI:10.1002/anie.201813984
    日期:2019.2.18
    Both E‐ and Z‐N′‐alkenyl urea derivatives of imidazolidinones may be formed selectively from enantiopure α‐amino acids. Generation of their enolate derivatives in the presence of K+ and [18]crown‐6 induces intramolecular migration of the alkenyl group from N′ to Cα with retention of double bond geometry. DFT calculations indicate a partially concerted substitution mechanism. Hydrolysis of the enantiopure
    既ë -和ž - ñ咪唑啉酮类的“链烯基脲衍生物可以选择性地从对映体纯α-氨基酸形成。在存在K +和[18] crown-6的情况下生成其烯醇化物衍生物会导致烯基从N'到Cα的分子内迁移,并保留了双键的几何形状。DFT计算表明部分协调的替代机制。对映体纯产物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揭示了具有绝对立体构型和双键几何构型的立体发散控制的季α-烯基氨基酸。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 麦撒奎 鹅膏氨酸 鹅膏氨酸 鸦胆子酸A甲酯 鸦胆子酸A 鸟氨酸缩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