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5-chlorochromane-3-carboxylic acid | 1269695-63-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5-chlorochromane-3-carboxylic acid
英文别名
5-chlorochroman-3-carboxylic acid;5-Chlorochroman-3-carboxylic acid;5-chloro-3,4-dihydro-2H-chromene-3-carboxylic acid
5-chlorochromane-3-carboxylic acid化学式
CAS
1269695-63-7
化学式
C10H9ClO3
mdl
——
分子量
212.633
InChiKey
LJVZJTXYAQJLQD-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1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
  • 拓扑面积:
    46.5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安全信息

  • 海关编码:
    2932999099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ses and Binding Testing of N1-Alkylamino-Substituted 2-Aminobenzimidazole Analogues Targeting the Hepatitis C Virus Internal Ribosome Entry Site
    摘要:
    我们合成了一系列 2-氨基苯并咪唑类似物,并测试了它们与丙型肝炎病毒(HCV)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中先前确定的病毒翻译抑制剂 RNA 靶点的结合情况。新抑制剂化合物的合成采用了一种高度趋同的策略,该策略允许以较高的总产率(8 个步骤,4-22%)加入不同的三级氨基取代基。结构-活性关系(SAR)研究的重点是在抑制剂结合部位与 RNA 主干发生氢键作用的叔胺取代基。SAR 研究进一步与硅学对接实验相关联。类似化合物显示出良好的活性(半数最大有效浓度,EC50:21-89µM)。合成的类似物的结构及其结合模式的相关性为探索选择性靶向 HCV IRES IIa 亚域所需的参数提供了机会,该亚域在 HCV 翻译过程中起着 RNA 构象转换的作用。
    DOI:
    10.1071/ch19526
  • 作为产物:
    描述:
    5-chloro-2H-chromene-3-carbaldehyde 在 sodium amalgam 、 silver nitrate 、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1.25h, 生成 5-chlorochromane-3-carboxyl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An Efficient New Route to Dihydropyranobenzimidazole Inhibitors of HCV Replication
    摘要:
    最近发现了一类二氢吡喃苯并咪唑抑制剂,具有以新方式对抗丙型肝炎病毒(HCV)的作用,它们与病毒RNA高度保守的5'非翻译区的IRES-IIa亚域结合,从而阻止核糖体启动翻译。然而,这些化合物的合成报道过程漫长且产率较低, intermediates的纯化则相当麻烦,而且该合成路线不利于库的构建。我们报告了一种精简的合成途径,能够显著提高产率,并且大多数中间体是晶体。此外,关键的可变侧链在合成后期引入,使得容易合成类似物以优化抗病毒活性。
    DOI:
    10.3390/molecules1601028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tructure-based virtual screening of unbiased and RNA-focused libraries to identify new ligands for the HCV IRES model system
    作者:Elisabeth Kallert、Laura Almena Rodriguez、Jan-Åke Husmann、Kathrin Blatt、Christian Kersten
    DOI:10.1039/d3md00696d
    日期:——
    Using structure-based virtual screening, FRET and MST assays, novel ligands of the hepatitis C virus internal ribosome entry site were identified. This proof-of-concept study demonstrated the feasibility of RNA–ligand docking for hit identification.
查看更多